第九章 量力而行-第2/2页



    这位是八零年考上的华清大学,家庭情况非常一般甚至很差,父亲是锅炉工,母亲身有残疾,两人都是大字不识一筐的文盲,偏就合作生产了一个天才人物,一朝惊才绝艳凤鸟高飞,引一州十七县市惊叹三年。

    二中的校领导也有点儿发昏,这几年天天拿这个特例说事,给自己贴金,他也不反省一下,自己学校真要是如此牛叉,怎么三年过后还没有复制奇迹?四五百学生每年预考先刷一半儿,高考发榜后连中专技校都算上,每年也就不到四十个幸运儿考走。

    一年后,尔东偶尔路过二中,顺便去教学楼瞻仰了传奇大哥的照片。

    放大了的大幅黑白照已经有些陈旧卷边儿,天才兄头发蓬乱,戴着厚如瓶底的眼镜,方面塌鼻阔口,看起来很是朴实憨厚,朝着朝觐的人们用力的挤出个笑容。

    晚上看到应该会吓一跳吧,尔东心想,那张巨照和遗像实在是差不了多少……

    日子一天天按部就班的过去,尔东每天早起快走,背书,吃饭,上课,自习,晚上加走三圈,把自己的所有时间都安排的很满。

    毕竟少年心性,他当然羡慕在足球场上飞奔的梁家三条虎,以往的四人组合无往不利,可惜现在只能远远的看一眼。

    他也羡慕秋季田径运动会上身姿矫健的昔日同伴,但是这具身体目前还是不中用啊,且得忍耐一段时间。

    这期间伊河乡各族群众奔走相告的一件大事是,乡政府购买的二十四英寸日立大彩电到货了,政府院子里还拉起了三十多米高的不锈钢钢管天线,用三条钢索斜拉支撑固定,大风天也能保证稳定,清晰接收州台信号毫无问题。

    吴胜利同志大手一挥,决定每晚把电视搬出去,就摆在乡政府大院露天放映,各族群众随意观看。

    这事办的大气,按尔建国同志的原本设想,大彩电放在会议室,供乡政府干部和家属看看就得了,也算一项福利,结果吴书记来了这么一手,既让群众高兴,干部们也无话可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