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宫廷-第2/3页



    这许应荣就是此前那个娇嫩的声音,身为皇后侄女,太子妃小妹,身份尊崇,又没有联姻的压力,这才是真正的天之娇女,满脸的娇憨都是福气。

    顾妙妙还在想不知那个沉稳的声音是哪家的贵女,眼前一位身着水蓝色衫子的少女婷婷而来,她不过十二三岁,端庄娴静,举手投足都是饱读诗书的气度。

    “阿淼妹妹,我是博文侯家的董贤,小字曼曼,”正是那沉稳的女子。

    顾妙妙微笑,原来是她,随后抢先行了一个礼。有些事情她永远不会忘记。此番回梦,莫非是要她将往事看得更加清楚明白?

    此时有宫女来报,说是后宫的娘娘们过来请安。顾妙妙终于记起来这次入宫是宫中举办冬至宴,皇亲重臣,命妇贵女,后宫的高品妃嫔,还有邻国的质子,齐聚在至正殿前广场上搭建的宴会厅内赴宴,这是天兴帝国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盛宴,彰显皇家气度,弘扬国泰民安。

    许皇后和蔼的面容瞬间严肃起来,不怒自威的凤仪令鱼贯而入的后宫妃嫔们个个噤若寒蝉。

    顾妙妙的眼神落在罗贤妃身上,她身着紫色锦袍,牡丹髻上按品级插着一品凤钗。她的一身装扮在一众妃嫔中并不夺目,奈何她正值青春年华,容颜娇艳,身段婀娜,虽然行止端庄,却掩不住风流袅娜的妩媚姿态。

    许皇后一见她,目光便冷凝成剑,毫不顾忌的射过去。

    顾妙妙抿唇一笑,董曼曼悄悄在她耳边道:“阿淼,我们姊妹不便在此耽误皇后娘娘的正经事,你随我们一起去御花园走走可好。”

    远离这些嘴上甜言蜜语,心里深仇大恨的后宫妇人,真是再好不过了。顾妙妙跟从董曼曼和许应荣一起走出凤羽殿宫,其他贵女叽叽喳喳的按照姻亲关系和父兄的任职故交关系组合成了数个小圈子。几名武将家的闺秀见董曼曼、许应荣和顾妙妙聊得火热,也自觉的不再靠近。

    安平郡主接过身旁侍女递过来的一个纸条,匆匆扫了一眼,将纸条扔了回去。一双傲慢的杏眼瞥了顾妙妙一眼,终于收敛了不屑,走了过来。

    “阿淼妹妹第一次来宫里,本郡主领着你四处转转。”

    顾妙妙微微一笑,顺着她的意思点了点头。许应荣和董曼曼自然跟上,四人穿过御花园,嬉笑着往排云殿而去。

    这排云殿是宫内皇子公主等皇室子弟读书的场所,安平郡主和她的龙凤胎兄长在此读书,许应荣凭着公主伴读的身份也在此读书,董曼曼的父亲博文侯是当朝太师,文臣之首,日常为皇子公主们授课,董曼曼自然也得到了一个公主伴读的身份。

    排云殿前有一个宽阔的荷池,时值深冬,仅剩的残荷败叶被积雪覆盖,水面上亮晶晶的覆盖着一层薄冰。顾妙妙环顾四周,没有宫女太监,也没有侍卫。

    安平郡主走在荷池内的九曲石桥上,鹅黄色的裙摆如云朵般轻盈,顾妙妙默默看着她的一举一动。

    安平郡主忽然回头向顾妙妙招手道:“阿淼妹妹,快过来看,这荷池里有一条锦鲤。”

    开什么玩笑,水面都结冰了,难道是想把自己推下水,顾妙妙“哦”了一声,没有急着过去。董曼曼和许应荣似乎都没听见,两人落后一步,在一边窃窃私语。

    安平郡主不耐烦的冲过来,一把抓住顾妙妙的手腕将她拖到水边,顾妙妙夸张的“哎呀”一声,踉跄几下,不顾形象的往地上一坐,险些落水。安平郡主吓了一跳,顾妙妙小嘴一瘪,泪珠滚落下来。

    堂堂镇国公,掌握天下兵马,就连皇上也不敢轻慢,她是镇国公府百年来唯一的千金,如珍似宝,谁敢怠慢,反正倚小卖小,撒娇撒泼都没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