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夜色2



    原来自从袁替自杀,赵代做了摘星城主后,赵秉就开始注意起以夏梁为督头的这十六位武士了。

    能让昕国最顶级豪门的最核心人物转变观念、放下成见,这很不容易。可以解释的原因是,他可能遇到麻烦事儿了,至少是他感受到了危机。

    出身显贵的人往往自信而自负,让这些人转变固有观念的情况并不多见。而危机,恰恰是最重要的一种情况。所谓“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掉泪”,说得都是这种情况。

    赵秉觉得有必要找机会结识一下夏梁他们。当然,凭他的身份地位,他还不至于放低姿态,亲自结识。

    那通过他的表亲,摘星城城主赵代?赵秉并不满意。虽然同在摘星城的赵代,近水楼台先得月,但赵秉十分清楚赵代的性格,他不可能把夏梁这些人放在眼里。让他违着性子结交,这反倒会引起夏梁等人的反感,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况且赵秉也知道,赵代刚去摘星城,就跟这些武士闹得很不愉快。

    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尉迟琦头上。

    既然主子有了这个想法,尉迟琦就要早做打算。直接给夏梁传话,邀请他们去自己府上,是不行的。因为尉迟琦还没有摸清夏梁等人的脾性。他接受不接受邀请,姑且不论。如果他们不领情,还把这事儿告知武帝,那可就触犯大忌了!

    摘星城中的赵代虽然不适合干这件事,但让他创造条件,让夏梁等人多来洛阳城,然后再由尉迟琦找结识的机会,还是可以的。

    这次夏梁进洛阳城来采购过冬薪炭,就是赵代的有意安排。夏梁进城之后,赵代就派人告知了尉迟琦。

    这跟踪人的事,本来就是尉迟琦手下人的基本功。自从夏梁一行进入洛阳城,尉迟琦就派人一路盯着,夏梁三人竟丝毫没有感觉到。

    这也不奇怪,他们本来就没做任何偷偷摸摸的事情,路上又说说笑笑,根本不担心有人尾随。

    毕竟,一个人的警觉性,是跟他的恐惧心理成正比的。

    尉迟琦得知夏梁一行三人进了酒肆,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换了便装也进了这里。

    尉迟琦故意找了夏梁旁边的座位,坐定。尉迟琦盯着夏梁多时,夏梁也知到尉迟琦的来历。

    可笑的是,他们竟然互相不知道对方认识自己!

    这酒肆里面地方狭窄,平时生意也好,因此座位安置得十分密集。

    如今已经夜深,故空桌很多,尉迟琦这样坐,明眼人都知道,他就是对旁边座位上的夏梁等人感兴趣。

    夏梁跟执金吾府里本就没有什么往来,更无冤无仇,因此倒是很自然地看了一眼闯入自己空间的人。

    尉迟琦先打招呼:“对面兄弟看的眼熟,敢问兄台尊姓大名?”他大概感觉这样贸然问对方委实有些唐突,为表诚意,遂先自报家门,“在下为执金吾府京辅都尉,尉迟琦。”

    尉迟琦紧随赵秉日日巡视都城,但凡常在都城的人没有没见过他的。他这种基本上公开的身份确实也没有必要隐藏。

    夏梁对尉迟琦的发问显然已在预料之中。

    只是,夏梁对这开门见山的问法有点不太习惯。但看他说话也还实在,再想想自己以后,难说一定会一直待在摘星城中,而不与外面接触。

    而执金吾府掌管都城上下事务,并且摘星城前两任城主都来自那里。能有执金吾府上重量级人物这般主动寒暄、客气对待,夏梁心中顿时对尉迟琦有了好感,便也坦承相待,说:“久仰兄台大名,在下只是摘星城的普通武士夏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