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虎纹釜甑



    下山的路蜿蜒曲折,明丽专心盯着前方操控着汽车,似乎没有和冉小文搭话的意思,冉小文本就不善言语,一路上到也无话。当明丽把车子驶下仙女山,上了高速之后,明显感觉她松了口气,看来她也不是经常开山路。

    车速渐渐加快,明丽的驾驶风格有点野,在高速上不断地超车,冉小文不自觉紧拉住车窗上的扶手,从武隆到彭水也就几十公里,没一会儿他们就下了高速驶入国道。柳濮的村子叫磨盘村,从彭水城区出发还有七八十公里,从国道驶入省道和县道的时候路况开始慢慢变差,变得颠簸起来。不过公路都是沿着乌江修建的,沿途可以欣赏两岸的独特景色,到也不觉得无聊。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想来当年李白坐船经过重庆的时候看见的也是这种景色吧。”明丽突然打破沉默,感慨了一下。

    “诗句描写的是长江,不是乌江。”冉小文纠正道。

    “额...不过景色应该也差不多吧,江水穿峡而过,两岸苍山绿树,人迹罕至。冉小文,你对我们这次去干嘛难道不好奇吗?我一直在等你问我,可你个闷葫芦一路上一句话都不说,我一个人开车都快开睡着了!”

    明丽突然的话题转换让冉小文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其实他也很想知道明丽到底在干什么,但他嘴笨木讷,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就想着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自然会知道。

    “重庆地区在古时候是巴族的聚居地。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釐,乘釐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商周牧野之战,巴人为周武王伐纣大军先锋,史称“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因巴师勇武,周武王以宗姬封于巴族聚居地,建立巴子国,并赐予虎纹釜甑。巴人尚巫,虎纹釜甑乃巴人巫术之源。你脖子上挂的鱼形挂饰,就是虎纹釜甑的一部分。”

    作为巴渝历史研究院的员工,冉小文对巴族历史和巴族文化还算了解。釜甑一般是巴人在生活中使用的一种蒸煮器皿,上甑下釜,甑上有甑索,鱼形挂饰应该就是甑索的一部分,而且类似的部件应该有多个,鱼嘴和鱼尾处没有闭合的圆孔就是让这些部件首尾相连形成甑索的。

    冉小文正思考这,明丽又说道:“虎纹釜甑在巴族中世代相传,历经千年,后却因战乱遗失破碎。有人获得了甑索的一部分,把它做成了挂饰,后又几经流转被我们家族祖先获得,但家族祖先并不知道它的来历,只是当做一件普通的青铜器收藏。后来这件挂饰传到了我太爷爷手里,太爷爷是个中国文化爱好者,对于中国西南民族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最有心得,经过多方考证,他判断这个挂饰就是巴族圣器虎纹釜甑的一部分。他一直想到中国寻找虎纹釜甑,但他那个年代正值二战,战火纷飞,朝不保夕的,又如何能够实现这个愿望呢。”

    “所以你这次来中国就是想完成你太爷爷的遗愿,找到巴族的虎纹釜甑?”冉小文问到。

    “是的。”

    “那找到之后呢?如果真能找到,你准备把它带回去吗?那也算是一件文物,你要想直接带回韩国可是触犯中国法律的啊。又或者,传说虎纹釜甑是巴族巫术的源头,你想从中获得某种神秘的力量吗?”冉小文又问到。“古人因为认识和技术手段的限制,无法解释某些事情而归因于虚无缥缈的神明,巫觋就是作为神明和普通民众的沟通媒介而存在的,多是一些乱七八糟,穿凿附会,甚至是荒谬的东西。”

    明丽明显愣了一下,说道:“如果真找到了虎纹釜甑,该怎么处理它我还真没考虑过,我只是想着要完成我太爷爷的遗愿,一直专注于如何找到它。至于你提到的巫的问题,其实也没你说的那么难堪。在古代社会,巫觋还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巫觋作为神明和普通民众的沟通媒介,在你们中国的先秦时期,独占着国家的宗教事务和祭祀工作,在高度阶层化的商周时代,巫觋可是贵族阶层而非平民。至于再往前的氏族社会,由于巫觋可以行交通鬼神和祭祀鬼神之事,以影响和控制民众的思想,与巫术相关的活动往往可以起到团结族群的作用,许多氏族的首领往往就是大巫或者巫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