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访应龙帝江拒乘骑



    在东山先生看来,所有明面上的线索,似乎都在不约而同地指向“十日”,好像有人故意在引导他们沿着这个思路追查下去。

    与之相反的是,其他看似无关的线索却显得与案情若即若离,倒是有点欲盖弥彰的意味。

    想到这里,东山先生决定反其道而行之,那就不妨先暂时按下“十日”这个线索,看看能不能从女魃身上找到突破口。

    女魃,因冀州之野一战而为人熟知。

    这场战役,是彼时轩辕氏黄帝与蚩尤之间的生死决战,应龙、女魃均出现在冀州之野的战场中。

    当年,轩辕氏黄帝与蚩尤发生激战,应龙蓄水攻城以为先锋,女魃则凭借一己之力对线风伯雨师。

    最终,二人合力将蚩尤绝杀在了冀州之野,轩辕氏这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冀野之战”。

    蚩尤因女魃大破风雨阵而彻底战败,被黄帝生擒后,披枷带锁押至宋山,由应龙行刑处死。取下的枷锁后来化为一片枫林。

    然而,两人的命运也因为这次战役发生了转折。

    立下汗马功劳的女魃和应龙,在冀野之战后,不仅没有膺箓受图、名列仙籍,反而再也无法返回天界,只得留在人间。

    对此,史书给出的解释是“不得复上”,这在碑林中的《坤舆纪事》和《荒虚纪事》中都有明确记载。但是,具体是怎样的原因,却丝毫没有提及。

    滞留在人间的天神,开启了漫长的羁旅无归的漂泊生涯。

    应龙每到一处,就会阴雨连绵、洪涝频发;而只要是女魃出现的地方,就会草木皆枯、干旱严重——

    这对于以植桑耕种、渔猎采果为主要生活方式的人界而言,是一种最为致命的威胁。

    人间之大,辅弼之勋的天神却无立锥之地;天道无穷,戎马半生却落得个颠沛流离。

    回不去的天界故乡,走不出的人间沧桑,应龙和女魃,就这样成为徘徊在这片土地上的异乡者。

    直到有一天,应龙被困在凶犁之丘,而女魃则不知所踪。

    既然如此,不妨先去找应龙了解一下情况,顺便,或许还能找到关于女魃失踪的蛛丝马迹。东山先生这样想着,收起量天尺,对孟子邻道:

    “我们去一趟凶犁之丘,拜访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

    孟子邻听到东山先生说了“凶犁之丘”四个字,突然回过神来,两眼放光,心中暗想:

    应龙不就是在凶犁之丘嘛?那是不是意味着,现在夸父已经死了?既然如此,等这个案子结束之后,就可以干一票大的了。

    依然还惦记着夸父那条命的孟子邻想到这里,刚才的疲惫之色一扫而空,暗自窃喜竟然都不动声色地蔓延在了脸上,只顾启程。

    “别高兴太早,虽然现在夸父的确是死了,但是这起案子什么时候能安排下来,也还是未知之数,”东山先生一语道破,“更何况,夸父是否真的被应龙所杀,或者背后又有何隐情,我们目前无从得知。这终究是一场悲剧而已,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

    孟子邻听师父这样说,内心又是一顿愧疚自责,转而想追问东山先生何以与应龙成了故交。然而,话到嘴边,却没有开口——

    即使问了,多半只会来一句“等此行结束,一切疑问自会解开”。既然如此,不如悉听尊便,免得自找无趣。

    这时,东山先生从袖中抽出《噬灵乾坤全舆卷》,一手持住左端卷轴,另一端的卷轴则在空中浮起铺展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