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分五界司幽发诏檄-第2/2页



    掌握天权的司幽,首先就是溯及以往,对这次战乱进行了彻底清算,降下一纸天诏。诏曰:

    -----------------

    混沌盘古,开辟鸿蒙;三皇治世,五帝定伦;本固邦宁,盛世承平;垂拱之化,蔚然成风。

    年久日深,变化有时。

    疏懒成性,常怀不思进取之心;怠忽荒政,多生耳目声色之欲。

    无厌之心,传位于子孙而图万世;不知纪极,堆迭以金玉其壑难填。

    规求无度,上坐天庭而又下设密都;贪权慕禄,蜗角之争以发雀角之诉。

    祸生懈惰,变起萧墙。三界相伐,起于风尘之变;兵革满道,终有锋镝之苦。

    叛乱既平,时局已定。

    罢战息兵,抱德炀和;修文偃武,铸甲销戈。

    立朝章国典,成后世不毁之制;化纲常名教,导万民遵而勿失。

    谋权者涤私愧贪,在位者各守尔典。戮力同心,以承天佑。

    此诏。

    -----------------

    司幽发布的这份天诏虽然没有指名点姓,但是各路天神心知肚明:

    看起来是大而化之地泛泛而谈,实际上各种矛头均指向的是轩辕氏黄帝。

    轩辕氏黄帝在昆仑之丘暗设秘密行宫,天神陆吾对这事儿再清楚不过;

    帝位传子这种现象,到了崇伯鲧一代,已然是明目张胆准备传给儿子大禹。

    再扒拉一下之前的传承关系就会发现,也不过是隐蔽一点的子承父业:

    玄帝是黄帝之孙,帝喾是稍昊之孙、黄帝玄孙,帝尧是帝喾次子,帝舜是颛顼的六世孙,崇伯鲧是颛顼玄孙,禹是崇伯鲧之子……

    再往前追溯,帝承、明、直、釐、裹、榆罔六代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姬姓。长此以往,整个历史就成了姬家族谱。

    为了避免这种日渐被暴露出来的现象,本来已经准备好接班的大禹,竟然欲盖弥彰地把父亲改为了“姒”姓。

    不料,半路杀出一个司幽来,这历史走向一分为二。

    有了这些理直气壮的事实,司幽把消失的两百年历史,也归咎于“三皇五帝”期间的玩忽职守,于是以荡浊扬清、革新除弊之名,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天界之上,分出神界。

    神界之中,上至于天皇伏羲氏,下讫于颛顼玄孙、大禹之父崇伯鲧,也就是“三皇五帝”。

    名义上高于天界,实则完全架空了掌天之权,给他们颐养天年,顶多算是天事顾问团,由伏羲氏主持神界大局。

    神界之下,是为天界。

    天界之中,上古神明位列其中,各司其职,掌握着日月运行之数,天地轮回之道。同时又以天为尊,立帝为号,自称“天帝”。

    天帝受命于神界,用权于人间,命从己出,权为己用。这天帝正是司幽本幽。

    天界之下,是为人界。

    人界自然就是凡人所居之处,自生自灭、芸芸众生耳。从夏启开始,年复一年地上演着家天下的历史轮回。

    但是,孟子邻和东山先生往来的“云水村”却不包含其中。

    各界划分之后,天神早就厌倦了人类之间彼此鸡毛蒜皮的争斗。

    于是,便把人类剥离出去、自生自灭,仅留云水村,存在于天界和人界的夹缝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