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宝钗的野望



荣国府如今哪里还有钱买戏班子?

 这等大家族买戏班子,自然不是那种街头茶楼里下里巴人的,得精挑细选,再请最好的师傅来教,从头开始培养。

 里里外外,少说上万两银子才能办妥。

 这种大额开销,荣国府已经是没有办法再支撑了,即便是府里的老爷太太们过生日,也不过一二百两银子意思意思。

 除非是逢到大寿,都不可能去操办了。

 要是换做往日,宝玉过个生日,府里大大小小几十桌,非得花掉两三千两银子不可,还不说其他东西的花费了。

 现如今是没这种待遇咯。

 荣国府如今是真个山穷水尽,可我知道,宁国府却是还有余力的。

 买戏班子才要几个钱?蓉大哥决意赈灾的手笔,可是要花费至少五百万两银子的。

 些许闲情,花几个钱值当。

 贾蓉诧异的抬头看了她一眼,笑道:想听戏了?忽然说起这些来。

 薛宝钗道:家中烦闷,自然想多些娱乐,但更多的是蓉大哥赈灾关中的事情我很敢兴趣,希望大哥与我多说说。

 贾蓉笑了笑。

 那天的事情,薛宝钗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见识到了荣国府的衰弱,开始更积极的出击了,想要介入到他赈灾的布局当中。

 赈灾的事,钱有出无进,不是划得来的生意。

 而且是不见半点用盈利的,唯一的好处可能是我会因此受到朝廷嘉奖,从而升迁官职,这点好处在我,却也与你们无益处。

 而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价补偿你们。

 故而此事还得公事公办,宁国府会出资和贷一笔款项,目的在于让那些有心做慈善又舍不得银钱的人投入进来而已。

 他们可以赚一些息钱,宁国府日后也慢慢将这笔钱还清。

 想必有盐场在,也就三五年就能还清。

 三五年其实是夸张了,天雄盐场的营收,每年纯利润至少四百万两,就算刨除军队开销,贾蓉每年能从盐场拿到上百万两。

 这笔收入极为不菲了,可相比于贾蓉要做的事情,还是有点杯水车薪的意思。

 盐场盈利再多,也不光是贾家独有的,更何况陛下那边的分红,是不占天雄军开销的,如今天雄军不打仗还好,若是要打仗,你不禁难以从盐场拿到分红,甚至要填银子进去。

 赈灾关中一事,干系极大,是条妙策。

 但建议量力而行,四大家族同气连枝,我们也可以一起出些银子。

 薛宝钗如今迫切的想要参与到贾蓉的事业中去,并非是上赶着送钱,而是一些事情现在不参与,再过一两年,两府的差距就大到看不见了。

 打仗会缺钱?

 呵呵

 贾蓉笑了笑,说道:宝钗你还是不懂战争啊。

 军队什么时候都有可能缺银子,唯独打仗的时候不会,朝廷不给粮饷都没有关系,穿州过郡,一路上还要不到补给?

 贾蓉并不担心战争,或者说,他敢如此借钱,就是因为局势不稳定。

 需要的时候,战争一来,债务都不是问题。

 薛宝钗也反应了过来,正常的军队仰仗朝廷给养,不敢过分做些事情,自然可能会缺军饷,但贾蓉是什么人?

 在扬州短短几个月就拉起一支天雄军,剿灭上万倭寇。

 如此战力,内地那些地方守备又哪个敢逆其锋芒?而辽东这么些年,战争根本没有停,而辽东将门哪个不是越来越富有?是妹子愚见了。

 她倒是果断认错,贾蓉自是不会因为这个有什么介意,只是玩味的说道:你对贾家的心意,我是知晓的,但有些事情,还得自己想办法,那样才显得有本事不是?

 不是什么事都可以搭顺风车的,那得看别人愿不愿意提携。

 贾蓉于情于理,都没有将这件事分润给其他人的理由,薛宝钗也知道这个道理,之前只是寄希望于宁国府缺钱有压力,才能够参与一份。

 如今看来是没希望了。

 她叹了口气,道:是小妹冒昧了。

 贾蓉笑道:还是谈论戏班子的事吧?你在荣国府,这一天天的闲着也不是个事,主持点事情,让他们见见你的能力也好。

 大观园要建成了,贵妃娘娘回家省亲,也得有东西招待。

 不如戏班子的事情就交由你来物色?

 银子呢,就宁国府荣国府还有薛家各出一部分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