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儒术-第2/2页
而“利君”就避免不了“与民争利”,所以法家提出了“弱民”理论。法家认为,只有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他们才会依赖国家,国家才能用物质上的利益有效地控制他们,如果百姓过于富裕,他们就不会再想着全心全意耕作、打仗,这样就不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弱民思想和重利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把百姓的“私利”给堵住了,国家的“公利”就多了,国家有了“公利”就可以定奖赏、明刑罚,百姓也就可以牢牢地控制在统治者的手里了。
三、抑商思想
上面提到,法家是“重利”和“弱民”的,那么法家是如何“谋利”、“弱民”的呢?总不能仅仅靠苛捐杂税吧,这样百姓吃不消,万一造反怎么办。于是法家又提出了“重农抑商”,由国家强行干预经济活动。
提到“重农抑商”,大家会有一个误解,以为“抑商”就是抑制工商业的发展,其实恰恰相反,“抑商”政策“抑”的是商人,而对工商业则是大力发展,只不过发展的权力牢牢地掌握在政府的手里而已。
盐铁专营,指国家直接垄断对盐、铁的经营,以此增加财政收入,获取巨大的利益。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寓税于价”,看上去并没有增加对百姓们的赋税,但是却通过对盐、铁等必需品的经营切实地谋取了暴利,达到了富国的目的。
重农抑商的本质其实是国家把资源配置的权力从商人的手中夺了回来,如果由商人掌握盐、铁等关键资源,百姓岂会再依附政府。只有由政府掌握这些资源,才能牢牢地控制住百姓,不仅如此,商人没有了获利途径,也只能乖乖地回家种田或者投身军旅,这当然是统治者最喜闻乐见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