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个故事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正文 3)



    乍听这名字有些复古,似乎还带着一袭书香气,墨染如黑,檀香烟袅袅,确是很美的意境。

    传说曾有一位仙人乘仙鹤而降落,携一凤凰鸟,莹白如雪,热烈似火,相互缠绕和交织,一袭黑袍如墨染,将笛放在嘴边,两指小心轻按,松握间便倾泻一曲天籁,万物瞬间失色,天空蔚蓝如深海,淡静而悠远。

    虽未见缕缕长烟,已经很有意韵。

    仙鹤清啸划破天际,火鸟扑打羽翅,泻落一地灵光。乐音弥漫,久久飘散天地间。

    而乐音辗转,最终停歇的地方便是都城临淮,内一长街,因此得名墨檀街。

    每至七夕,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便自发聚集到墨檀街上,猜灯谜,赏烟花……

    到了晚间时分,便会由皇家专门指定的人在街中央设一祭坛。

    上面摆满瓜果蔬菜,用来供奉牛郎、织女。

    一是为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表示祝贺,二是祈求世间有情人终成眷属。

    最南边有一棵树,称月老树。传说月老会在每年七夕这天显灵,成全人们的祈求,帮有缘人牵线搭桥,据说十分灵验。

    五岁的金翎,一改往常的公主装,换上平民百姓惯穿的童装,一身淡紫装束,头发随意被绾在脑后,一头黑发被整齐地分作两半。中间缠绕的发髻盘在额上方,上面点缀一串海棠色的小珠链,呈下坠状置于额上。

    披散在后面的头发直直竖着,柔韧而有生机。

    淡紫短衫在身,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小小的紫色虎头鞋,花纹匀称精致,又为其添上一丝调皮可爱。

    腰的右侧挂着一块琉璃牌子。这是父皇给的出宫令牌,上面“特赐翎儿”四个字用淡青墨汁点在右下方。透明,纹理光泽的琉璃搭配上青色小隶体,典雅大方。

    真不愧是全上河第一街,一路的人群熙熙攘攘,简直比帝王出巡还要热闹。

    五岁的金翎在一行人中缓慢行走,走走停停,不时被路边的精致瓷碗、糖人等小物件吸引。

    不一会儿,采儿手里就拎满了各式各样的物件,嘴里叫苦不迭:“公……哦不,小姐,这么多东西都要买回去吗?府里的东西已经够多了。”

    金翎只是咯咯笑着,低头欣赏路边那些奇特的玩意儿,不语。

    采儿无奈,只得一路跌跌撞撞地跟随,不时有东西掉落地上,忙得她焦头烂额。

    路旁,一个中年男子站在一个架子前,架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面具。

    有动物的,神怪的,还有仿人皮的。

    周围一圈又一圈的人围满了架子。

    男子站在架子后面,煞有介事地说:“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全上河最好的面具都是我们祖传的,时代流传至今,每一件都有灵性。传说啊,在七夕佳节佩戴着面具,任由面具指引,那么最终你遇到的是便是传说中的命中注定。”

    语毕,人们都蜂拥而上,纷纷抢购。

    只听金翎低声一句:“面具、月老树,都是凭借神佛之力的事,又有几人能说准,不过是图个安慰。”

    话语一出,原来并未走动的一个书生颇为惊讶:“小小女童,竟有这番见识,果真非池中之物,将来必成大器。”

    只听他带头高喊起来:“骗人的把戏,简直荒谬!”

    一时间,人们停止了疯抢,静站在旁边准备看好戏。

    中年男子见被搅了生意,准备赖上书生:“大伙儿都来给我评评理啊!我上有老下有小,要养家糊口。平日里哪有人买面具,我们一年也就等七夕这一天开张了。这下好了,一年的活计都被搅和了。不管,你必须赔偿我损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