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个故事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正文 1)



    古有刘备、曹操、孙权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现如今,驾空时代,也有魏缙、楚隋、张帆雄霸三方,割踞三国,即上河、葡罗、瀛洲三国。

    上河二五年间,正值朝廷纳士取才。

    不少名门望族的公子上京赶考,祈求功名,也不乏穷酶之士一心想求功名,摆脱困苦。

    如果运气好些被皇帝看中,没准还可以成为皇室的乘龙快婿。

    读书人娶公主,放在常人来说,理应是梦寐以求的事。可是放眼全上河,还真没人敢娶这金翎公主。

    要说原因,那真是细数三无三夜也说不完。

    容貌丑陋?不!生性孤僻?不!没有头脑?不,不,不!这些都不是重点。

    要说容貌,那金翎公主有着令众公子倾倒的绝世之姿,全同性羡慕嫉妒恨的玲珑身材。要说性格,活泼可爱,热情奔放,酷爱出游,绝不孤僻。要说头脑,曾当众难倒过出考题的夫子,令夫子五体投地。这机智,绝不是草包。

    那你肯定晕了,这样一个完美的女子,为什么使人闻风而逃。

    理由很简单:金翎公主从小便身怀绝技,充满侠义之气,平日出游更是劫富济贫,活脱脱一个女侠客。可是她对男性却视为眼中钉,不仅坚定“天下乌鸦一般黑”,更有甚者,培养了一批女子军团,专们搞暗杀活动,对广大男性同胞们斩草除根。

    你说,男性们对这位金翎公主作何感想?只能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毕竟,荣华富贵事小,传宗接代事大。

    给皇帝做女婿表面上风光,实际上是在玩命。避之则吉才是上策。

    又是一年赶考时,又伴随着皇帝择女婿的**,又是金翎公主大开杀界的时候。

    不少从外地前来谋取功名的读书人,原本还怀着雄心壮志,一听说金翎公主的光荣事迹,无不争相逃命。

    一时间,上河国内一片混乱:有想跑没跑掉的,有想跑不敢跑的。有爱惜生命的,也有要钱不要命的,鱼龙混杂。

    金翎公主却心情大好,平日被父皇养在深宫,苦逼着去学礼仪,装名门闺秀,说什么“莲步轻移”、“笑不露齿”、“食不言,寝不语”。

    也只有每年科考的时候父皇会小小纵容她一下,允许她在宫外出游三天。

    虽然只是短短三天,但是,足够了。三天之内结交江湖人士,放浪形骸,劫富济贫,歼灭敌人,这些事情一天足够,剩下的时间自然是自己安排。

    去逛绸缎庄?珠宝店?品菜?当然,都不是。

    匿名地去整治那些不务正业的人,那些打着“清政廉洁”的旗号却私下暗度陈仓,克扣百姓的人,那些在父皇面前点头哈腰办起实事来却一点不靠谱的人。

    那些被生活所迫,露宿街头的人却往往会得到金翎公主的赏识,比如一夜之间发个横财什么的。又例如那些寒酸的读书人,只要品行端正的,无不受到金翎公主的接济。

    市井间流传的那些关于“逢男必杀”的传言也不全是真的,那些遭难的往往是高贵门第,仕宦家族出来的公子哥,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还妄想用钱买功名。

    说起来,这金翎公主虽为一介女流,却很有侠义之心,只是外界口碑不太好。

    是夜,一弯新月挂在枝头,月光淡淡的,铺满一地荣华。

    每年这一夜,金翎都会驻足窗前,细数往事,也勾起伤感。

    小时候,母亲还在的时候,金翎也有过一段童话般的美好生活。母亲的温情,父皇的慈爱,让她即使身处深宫,也倍感温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