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何大清离开真相,聋老太太的身份-第4/5页



    便点头同意了傻柱的意见。

    突然想到了聋老太太,聋老太太的养老靠易中海,易中海要是被傻柱弄得吃了枪子,聋老太太难免会朝着傻柱下黑手。

    何大清可以不理会傻柱两口子的死活,但却必须要顾忌自己的大孙子。

    见李秀芝的第一面。

    何大清就认定自己将来要抱孙子。

    为了何家的香火。

    必要的时候。

    可以动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手段!

    何大清的神色,突然凝重了起来。

    “柱子,易中海的事情好解决,你得注意聋老太太,聋老太太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傻柱两口子对视了一眼。

    都不是傻子。

    一看何大清这么忌惮聋老太太,就知道聋老太太有他们不知道的厉害。

    “实在不行,你直接来保城,爹在纺织厂还有几分薄面,给你寻个工作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在何大清的眼中。

    向来没有终日防贼的道理。

    与其在四合院里面被聋老太太算计,甚至有可能遭受聋老太太的黑手,还不如离开四合院。

    人挪活,树挪死。

    只有跳出四合院这个包围圈,和院里的众禽断绝接触,傻柱才能不让自己遭受某些损失。

    这是上策。

    下策是一劳永逸。

    从根上解决问题。

    就如水浒中潘金莲送武大郎归西那样。

    一碗汤药的事情。

    “大郎,喝药。”

    武大郎身死道消。

    何大清想不到的事情,是傻柱跟李秀芝琢磨出了一个中策。

    举报啊。

    有枣没枣打几杆。

    举报聋老太太是漏网之鱼,具体有没有证据,得工作人员去排查。

    一次可以没事,那就在举报一次。

    次数多了。

    聋老太太没事也变成了有事。

    “我在轧钢厂干的挺好的,再说了,现在可是咱工人当家做主,聋老太太的事情,我有对策。”

    “我是担心秀芝。”

    “爹,我自有分寸。”

    “我一直想不明白,你当初怎么就跟着白寡妇来保城了,我跟秀芝怀疑,怀疑白寡妇跟易中海认识,他们两人合伙给你设计了一个圈套,你知道不知道,你跟着白寡妇来保城的第七天,我跟雨水来保城找过你,到了白寡妇家,白寡妇说你不见我们,说你说的,从今往后,不在见我跟雨水。”

    “你来保城找过我?”何大清腾地一声从凳子上站起了身子,随即又坐了下来,“那天在外面做私活,白寡妇给我找到。”

    事到如今。

    一切真相大白。

    易中海认识白寡妇,知道傻柱要带着雨水来保城找何大清,发电报让白寡妇把何大清给安排了。

    难怪当初没有见到何大清。

    “我们来找你的事情,你别跟白寡妇说,要不然易中海知道了。”

    “我不傻。”

    “你不傻能被易中海和白寡妇给算计了?对了,你还没问答我刚才的问题,你当初为什么来保城啊?连自己儿子和闺女都不要了,我无所谓,十六岁了,雨水才六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