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胜之外,天赐良机-第5/7页



    万文弼也缓缓道:“严大人之言,乃是老成持重之道。北梁控弦之士数十万,十万人之兵败虽伤筋动骨,但并非没有一战之力,而且,雨燕州在手,他们依旧可以源源不断地支持东方平,这雨燕州哪儿是那么容易攻下的!”

    杨维光也轻声道:“老臣赞同二位大人之言,冒险之胜,可一可二不可三。不如趁此机会,休养生息,今后纵然有变,亦不至于如今日般进退维谷,无兵可用,无将可派。”

    卫远志和李天风虽然是夏景昀这头的,但是他们首先也是朝臣,在党争之上可以无条件支持夏景昀,但涉及军国大事,他们此刻也有几分犹豫,毕竟万文弼他们说得很有道理。

    这外忧内患的局面,还是先赶紧缓和下来的好。

    夏景昀却微笑道:“诸位大人之言皆为有理,但我所言之收复,却无需兴兵。”

    看着众人错愕的眼神,夏景昀朗朗道:“严大人方才所言,当初青川关和雁回关被围之时,朝野之震动,百姓之惶惶,敢问原因为何?”

    一旁的兵部尚书沈盛文猛地抬头看向夏景昀,恍然大悟的眼神之中满是佩服。

    万文弼和杨维光闻言微微眯眼,不动声色。

    严颂文却直接道:“青川、雁回二关乃是我朝北疆中线之屏障,一旦有失,敌军可一路直抵雁原州州城龙城,而后关中和中京俱震,这还有什么.”

    他流畅的话忽然卡住了,因为他想起来他方才看过的北梁图志。

    夏景昀微微一笑,却并未嘲讽他,“太后、陛下,诸位,北梁人觉得,拔掉了我们的两扇门板,我朝锦绣江山,便皆是门户大开,任他蹂躏之地。但如今,他们国土南面之天险,烈阳关同样落入我们之手,我朝兵锋亦可直达其腹地。烈阳关距离北梁梁都,同样仅有五百多里!如今的他们,就如同失去了青川关和雁回关的我们,难道他们北梁人就不慌?就坐得住?”

    卫远志的眼前一亮,“依夏大人之见,莫非是想用烈阳关与雨燕州同北梁做交换?”

    夏景昀点了点头,“正是此理!烈阳关在手,我朝三关协防,中线可谓固若金汤,随时可以出兵直入北梁腹地。而雨燕州在北梁人支持的傀儡东方平治下,他们也可随时出兵侵扰狼牙、白壤诸州。既然如此,不如派出使臣,与梁帝商议,做个交换,这样双方各得安宁。我们吃点亏就吃点嘛。”

    看着他的笑容,李天风心头嘀咕,你拿一座关城换整个雨燕州,这还叫吃亏么。

    万文弼轻声道:“夏大人此言,的确有可行之处,但烈阳关毕竟只是一座关城,雨燕州如此广袤之地,若是梁帝觉得优势依旧在他,不肯交换呢?”

    众人闻言心头刚起的兴奋也悄然回落,是啊,一关,换一州,这生意,梁帝怕是不愿意做哦!

    沈盛文欲言又止,夏景昀开口道:“先前在鸿胪寺的宴会之上,我曾说起北梁。说它自号帝国,但国中经济分散而孱弱;自恃武力强大,但国家治理之机构简陋而草率;自称疆土辽阔,但实则是大大小小的部落与属国的联盟,因利而聚,利尽则散。”

    “便如兽群,在一头猛兽带领下,张牙舞爪,声势惊人,有源源不断之利益可供,兽群便可愈发壮大而凶狠,但一朝遇挫,便会各寻生路,各奔东西,而至分崩离析。这便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如今,这场大败,虎豹骑和雪龙骑这直属镇南王,实际上被薛家控制的强大力量被几乎打没了,那位雄才大略的梁帝真的还能镇得住场子吗?北梁七大姓的其余各家会那么老实吗?”

    “北梁过去数十年不敢南下,向西向东向北征服了诸多小国和部落。这些国家难道就真的愿意当一辈子藩属,任由北梁蹂躏?如今北梁大败,我们大可遣使结交鼓动,届时内忧外患,麻烦不断的,可就是他们北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