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醒来-第2/2页



    慕天遥知晓了因果,对侍女口中的郡守颇为好奇,照她们的意思,自己是已经入了郡城,难不成这是天意,注定要他前往建康。

    正好可以借此向那位大人,打听一下天机司的消息,顺便表一下谢意,至于其它的,他暂时还不去想。

    试着坐起来,慕天遥运气调息,发现自己的冰寒差不多已然褪去,除了有些乏力,并无大碍。

    他早已改换了一身衣衫,是梅湖命人去城里的布商购置,令府上婢子裁制的锦衣,更显俊美。

    慕天遥立于地面,作揖道:

    几位姐姐,天遥对你们的照顾,感激不尽。此情如松柏,深种骨髓,永不舍离。

    侍女们连忙回道:

    小郎君莫要如此,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我们大人常说的话,你若是要谢,谢我们大人便是。

    慕天遥闻听,只觉这句话很耳熟,在脑海里想了想,又回到年幼的岁月。

    他的娘亲曾经告诉过他,君子如竹,深植泥土,不骄不躁,向阳而生。君子亦如水,心有明镜,拂拭世间浮尘,不因一处灰蒙而污浊,不以一处私隐而窥测,拾掇自己,时刻有林下之风,便总能瞧见微光。

    在他的心里,他始终忘不了那个七年前抱着他的娘亲,在月下依稀听着溪流的清音,慕天遥顺着明月照来的光,看见了她娘亲温柔目光暗含的苦痛。

    那种苦痛里面,藏着无尽的仇恨,宛如熊熊烈火,吞噬她的身心,却被她压制下去,对他抱有温柔。

    年幼的他便能看穿一切,睿智如明夜流星,他却没有揭穿,他对娘亲有的只是感佩。因为他的娘亲,真的能用心里的伟岸度化所有魔鬼,能化作无尽的爱。只是如今,他才明白,她终究没有做到。

    为何,说到不能做到。为何,她为什么不说出一切,自己定与她分担。知道,却做不到,又有何用?

    他娘亲常告诉他佛经,各种复杂经义令他晕头转向,幸好他记忆超群,且智慧过人,方能领会其中真谛,然即便经义复杂又有何用,能否度化世人?他娘亲懂的许多,却表里不一,这郡守大人同样懂的佛经,是否能一心一意?

    念及此,他问道:

    各位姐姐,郡守大人现在何处,天遥欲当面道谢。

    侍女柔声道:

    大人说过了,他稍后自会来见你,你病方好,要多休息,这些点心是大人吩咐厨娘准备的,小郎君你趁热吃了吧。

    慕天遥连声道谢:

    省的,各位姐姐若是有事,可先行去忙,天遥吃相不雅,恐污了仙子的眼,求仙子留一条活路。

    侍女们听出来弦外之音,不由发笑:

    小郎君真会说话,那我们先出去了,若是有事唤我们便是。

    待大门关上,慕天遥呼出一口气,不自觉担忧起慕飞白。

    只听的几个侍女渐行渐远的声音:

    如燕,瞧见没有,好俊的郎君,姐姐没骗你吧。

    如画姐姐,你好福气,帮小郎君换了衣物,为何大人不交与我呢,唉。

    也不知小郎君前世是否谪仙,迷死多少姑娘哩,若不是知晓他乃平民出身,万万不敢亲近。

    小郎君虽是平民出身,却谦恭有礼,比那些世家子弟更令人心悦诚服。他又不似世家子弟那等盛气凌人,也不避讳男女之别,真是世间少有。

    慕天遥听见这些,脸色倏忽发烫,耳根子都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