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豫章郡守



    飘逸之君子,所植蒹葭,心横青松,信手慨慷。

    沿三吴顺流而下,处处乌篷,绵延晴川,掩映成画,与之相配。

    豫章郡,北接江夏柴桑,东邻吴楚麓洲,着实风华宝地。

    然名位有高低,地域亦有深浅。

    相较于三吴地带,豫章距离都城较远,南方士族少有登高望远者,多为一己之私,拾人牙慧。

    三吴浅海蜉蝣,进退自如,利于谋事之人伸展。

    而豫章则山多林密,穷途围困,常容败军之将,视为隐世之下策。

    诸如汉海昏侯之流,蛰伏于此,终化为沧海一粟。

    可见,豫章郡虽依附长江,然终归绕了路,缘非自己。充沛之灵气,尽为三吴所褫夺。百年来,难出豪杰之士。

    然,图穷匕见。谋事者看一时之成败,谋局者置之死地而后生。

    惟一无所有者,或有冲天之志,挣脱樊笼,或自怨自艾,沦为笑柄。

    永和年间,居于豫章者多为寒门,不乏有经天纬地之雄才。

    五亩之田,树之以桑,鸡犬相闻,阡陌交通。

    奇异的是,整个江南州郡,唯独江州晴日甚多,此地道宫少,百姓置身于桃林芳菲中,如世外桃源,如沐春光。

    村子里更是桃林巨多,充斥着馥郁清芳,鸟雀呼晴,美不胜收。

    时任豫章郡守的梅湖听着啾啾雀鸣,品尝着清香的浓茶,在古朴的长椅上休憩,身旁两个刚纳的小妾捶腿揉肩,着实惬意无比。

    原先以为此处无利可图,只需平平稳稳的呆上几年,便可借着背后家族的一点微末关系,调回三吴做个清闲的给事中。

    却不曾想,我佛慈悲,突然降下大雪,此处却不受惊扰,远在南充州的族兄都对自己羡慕得很。念及此,他每日必拿出一串佛珠,面朝西方,虔诚的叩拜。

    在这大晋,人人信道,可他却信佛。他也是从家族内抄来的佛经,知晓背后有一个名唤太真佛寺的势力,其余的一概不知。明知这是掉脑袋的事情,梅湖却胆大包天,眼下更是将和尚当成了神灵,对别处传道的道士更加不屑。

    可就在他与周公相会时,郡丞刘远着急忙慌的跑了过来,连头上的官帽都掉了下来:

    不好了不好了,梅大人,出大事了。

    梅湖一惊,差点晕厥过去,待到平复好心情,他挥了挥手令小妾和侍女离开,看着脸色发白的刘远,怒道:

    混账,本官好好的,能不能说些吉利话,林子里的鸟都比你聪明。

    刘远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后槽牙全是空的,双鬓花白,也是在此处到任,仿佛神清气爽了许多。

    他看着梅湖发怒,也不敢得罪,躬身道:

    梅大人,非是下官不知礼数。而是,而是。

    刘远结结巴巴,愣是没说出个所以然,这让梅湖更加怒火中烧:

    混账,何故吞吞吐吐,难不成你家欲办丧事不成?

    刘远急忙摇摇头,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团:

    大人,是朝廷下发了公文,说是梅大人您征辟的一些官员政绩平平,本就品级太低,更是庸碌无作为,恐玷污了豫章郡,故令新迁的尚书左仆榭殷峰屈尊下放,出任郡守,除县令外所有官员,由他一手规制。

    梅湖闻听此言,脸色变得铁青,只感觉后槽牙都咬的硌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