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天命(1)虬(三)



    清醒后的司马睿看到郑阿春的惨状,急切的想要前来查看情况,却被公孙衍止住:

    王爷,你莫非忘记本道一月前所言?今日你所之看见,唯有吸收你之龙气之人可见,其余人皆看不见,就连本道,也要耗尽勘破世道轮回之真气,方能窥见一斑。一月间,天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一月间,朝廷动荡,国将不国,外族侵扰,势如破竹。一月已然应验,王爷应当知晓天命难违。上承天道,下顺臣民,乃是王爷接下来要做的事,区区儿女私情,自当舍弃。天道,远比人道更加重要。为千万人之往生谋一线生机,宁造一人之死局,这是天道。道法自然,若是此女不存有私欲,舍弃天道,又岂能入局,王爷岂能为她之生死而错失谋局之良机?

    司马睿被公孙衍的话震的七荤八素,不由将目光从郑阿春身上剥离,转向天边的金龙,迫切道:仙长,既已如此,请仙长指点迷津,睿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好,好。公孙衍一连几声赞许:

    本道并未推演错,你该当是那救世之主。接下来,就要看,你能不能抓住机会。为人者,有私欲尚可,一死百了。为君者,却要存公义,修天德。王爷可知,心存私欲,行必乱,心存公义,行必果。想那祸国殃民的贾南风,与这王妃,不过是同一跳梁小丑,为了口腹之欲,不理天下苍生。王爷与王妃寻道隐之时,本道早已洞若观火,迟迟未现,就是看看王爷是否有旷达之胸襟。果不其然,王爷心中无私欲,畅谈的是治理天下之理想,故而与诸多道人论道法,潜心修道,真正做到了静心笃行,道法自然。而王妃心中有私欲,畅谈的是母凭子贵之美梦,故而与诸多道人论俗礼,阴阳颠倒,乾坤失序,岂能不乱,如今王妃服用过量的毒物,命不久矣,可惜可惜,只怪她愚不可及。

    听公孙衍不停的夸夸而谈,司马睿不觉有些焦躁,不开心的情绪也再度出现,而当听到公孙衍说自己并无私欲之时,司马睿则悻悻一笑,暗自腹诽:

    本王怎会无私欲,本王也是凡夫俗子,本王要护佑天下不假,可那高位的诱惑才是实实在在的。若不是你这道人非说有助本王逐鹿中原之法,如今又应验几分,果真神通广大,本王岂还会按捺自己的脾性,在这听你唠唠叨叨。你这道士果真像极了熟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对人性一窍不通,本王最是不喜。你所厌恶的世俗之道士,你所憎恨的取巧之儒生,本王成皇后又岂能不用?

    听出来公孙衍对自己的不屑和鄙视,郑阿春终于明白了,自己所一心所图的权力,不过是司马睿赋予的,而如今的司马睿,也不再是那个口口声声说爱她的少年郎。

    若司马睿真爱她,又岂会再纳其它侧妃,自己不过是一时兴起的鱼水之欢而已。可笑自己看不懂时局,有了不该有的野心,这个时代终究是他们男人的,眼前这个道人却有着实力,还能主宰司马睿的命运。权力,并不是强取豪夺而来的,而是源自自身的实力,有了权力,虽然可以主宰他人的命运,如果不遵循天道,滥杀无辜,依然会被他人背弃,离心离德。

    可是自古以来,又有实力,又有天道之心,这样的人有几个呢?生来如蝼蚁之人有天道之心,却没有具有实力的机会。如她郑阿春一样,生来只是一个女子,不能求学,不能抛头露面,更不能随意选择自己的人生,她只能舍弃天道之心,不顾一切的争取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他司马睿,生来就有机会,他就真的有天道之心吗,不见得,只是他可以选择而已,他想有便有,他若不想有,天道之心不过是一张废纸。

    哈哈哈哈哈哈。想到这里,郑阿春笑得格外凄凉,有如鬼哭,浑身散发着黑气,与司马睿和公孙衍两人的金白完全形成了鲜明对比,她嘴里咬牙切齿说道:道,佛,你们都是魔,都是魔,我不信天命,我不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