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意外 06
他去转变云南大锡中间多了个元素蜕变的过程,巧就巧在进行蜕变的那物是世上从没有过的玩意儿,内里的理论如何自没什么人知道,只看见一块百余磅的锡锭冒一阵青烟便无影无踪了,有的通体发亮后便隐得不知去向,连苏同翁后来也怕,既怕白费了所剩不多的云南大锡,也怕搞出个什么可怕的元素把性命搭上。亏他当时没突发奇想要用云南大锡变空气,否则那百余磅的金属所产生的气体膨胀开来便会如同一枚威力极巨大的空气炸弹将周遭的一切撕成碎片。
他虽已预先见过元素化为乌有的事,但一来当时没出什么要命的大事;二来他肚子里所想的全是利益相关,云南大锡没了在他苏同翁眼里就是“完喽,又白白耗了老子一坨金子。”,全不会想到万一锡素变成空气时自己会怎样。三则他做为一介商贾,科学诸般知识有限,眼睛见到的事物未必会联想到相关的危险,若是孙造书就不同了,他肯定会有所防范,今日挖掘“竖井”之先便会考虑到一旦泥土变成空气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后果。
只是他并无苏同翁那样的遭遇,况且凡是他转换的事物多半是安全的,甚少像苏同翁那样不知天高地厚一下蹦出一个主意,就如同苏同翁提议在地下挖掘隧道一般,他一张嘴就是“英雄所见”,再么就是“不几小时就可以挖一条横贯昆明的地下隧道”。孙造书到是与他一般的“英雄所见”,只内中又多了隧道各处支撑强度的顾忌,这便是买卖人与学者考虑事情的不同之处。
孙造书少了苏同翁转云南大锡为乌有的经验,今日便吃了一个大亏,光想着把泥土变作氧气时可快过凭双手挖掘,全忘了计算十几斤泥土变成气体时体积会有什么不同,苏同翁不在他耳边呱呱乱叫时许是会凭籍着学术人的谨慎多多考虑自身安全,苏同翁轻描淡写的说“也不用太深太大,躲一、两个人就行了。”,这话跑到孙造书的耳朵里便是“随便在地上变个坑出来就得了,这还不简单么?”,他孙造书是学者又怎地?学者也有犯懒的时候,苏同翁不是说要变个坑出来么?这好办,一照就是,元素转换器对正地面一照便出事了。
苏同翁醒过来时已是日上正午,四下里一看,孙造书仰面倒在一边墙根下不醒人事。
苏同翁爬过去用手指在他鼻孔下一探,还好,气息尚存,又将他扶起靠坐在墙壁上轻声唤道:“喂,喂,造书,你醒一醒。”,见他没动静,又伸手指轻轻掐他的虎口、人中诸处,不一会孙造书眼皮子慢慢睁开了,吐了一口气说道:“胸膛这里好痛。”。
苏同翁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为是遭到飞机的空袭了,抬头向屋顶看了看,上面并无炸弹坠下时穿透的窟窿,但地面确确实实是有个土坑,土坑不大,只半尺余深一尺见方,若是炸弹炸的又不会只这一点,他一边摸自己脑袋一边嘀咕道:“奇怪,哪里来的炸弹?”。
孙造书心里比苏同翁要清楚得多,方才他用元素转换器去照地上的土质时便知道自己犯了个错误,想加以改正时却已经晚了一步,这时听苏同翁猜测是中了炸弹,便将手里抱着的仪器放到地上说道:“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这里没炸弹。”,说着又用一只手在自己胸膛上轻轻揉搓并向苏同翁作解释。
他知道苏同翁于高深科学理论所知有限,也不往细里讲,粗略的将一斤泥土大概可变作多少升空气说了一遍。他一说完苏同翁又是惊叫一声,喜不自胜的道:“啊哟!原来还有这般变化么?”。
孙造书见他面带喜色,不知他想到什么了,问道:“你有什么高见?”。
苏同翁一旦明白泥土转成空气的大道理后心中忽的又蹦出个奇想,他方才已经遭那高压空气的冲击,后果如何是一清二楚的,不经意时还以为是中了炸弹,倘若把这变故转到军事上去,他奶奶的在地上随便掘一铲硬泥便可当作炸弹卖给部队,这种生意做起来可不得了,人说一本万利的买卖如何如何,有取用不竭的土地哪里是一本万利?一本万万利也只是九牛一毛,比用云南大锡变黄金还要来得便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