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人生几何-第2/3页



    春三月,我驻军谯县,制作轻舟操练水军,身为丞相总揽朝政,相较以往有更多事务处理,所任用也有诸多变化。袁涣转为丞相军祭酒,王桀迁军谋祭酒,多次征辟的张范终于前来,拜为议郎,参丞相军事,邴原署丞相征事,毛玠迁右军师,由崔琰继任东曹掾征事。恒阶迁赵郡太守,温恢举孝廉,历任廪丘长,鄢陵、广川令,彭城、鲁相,皆被当地百姓称赞,入为丞相刺奸主簿。陈群因父亲去世离职,后以司徒掾的身份举高第,成绩优异任为治书侍御史,现转为参丞相军事,王观召为丞相文学掾,召田豫为丞相军谋掾,应玚、刘桢征召为丞相掾属。征南长史陈矫任彭城太守,徐宣入为门下督,杨俊入为丞相掾属,高柔为刺奸令史时处置得当,征辟为丞相仓曹属。郑浑任下蔡长、邵陵令,鼓励当地耕种养蚕,加重遗弃婴儿的刑法,使人民富有养育子女,甚至许多孩子以郑为字,征辟其为丞相掾属后再行任用。

    各地州郡皆派使者前来汇报工作,扬州别驾蒋济也出使拜见。

    我很赞赏他的智谋,用军政大事问他,“昔日我和袁本初在官渡对峙,迁徙燕州、白马两地的百姓,百姓没有逃散,贼军也不敢劫掠。如今要将淮南地区的百姓迁走,怎么样?”

    蒋济回答道,“那时我军弱小敌军强盛,不迁徙百姓将会失去他们。自从攻破袁绍,北伐拔除柳城,向南至江汉一带,接管荆州,威震天下,百姓没有其他的想法。但百信都眷恋故土,确实是不乐意迁移,我担心他们肯定不会安定。”

    如今天下无法一时平定,因此我想用贾诩所说的以势降伏,广收天下人才治理境内,久而久之江东等地就会归附。韩遂、马超等人所在的凉州本就是荒凉之地,刘璋掌控的益州虽能自保但难成大事,而孙权管治江东一带尽管有一定经济文化基础,不过人口混杂地形多样等诸多问题让其难以成为核心。至今中原腹地动乱频繁才导致人才和百姓外流,经过迁都许县后已经恢复一些往日气息,只要假以时日中国一定会重新成为天下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

    现在合肥刚经历孙权攻打,往后江东更是将淮南一带作为北上必争之地,所以我对蒋济的建议不置可否,反而问道,“胡通达是长者,他还有子孙在吗?”

    蒋济深思一会后,答道,“有儿子名质,气度谋略不及其父,但处理事务上更优秀。”

    胡敏字通达,曾被举方正,我知他在淮南一带有名,其人也颇有才能,只是早逝,因而任命其子胡质为顿丘县令,想借此考验他的才能。

    此时通传蔡邕之女蔡文姬求见,刚提及旧人,当下又有往日好友的女儿求见,我自然开心地向在座士族说道,“蔡伯喈之女在外面,今日我为诸君引见。”

    我与蔡邕素来交好,见其被王允所杀,悲痛他没有子嗣供奉,只有一女蔡文姬嫁于河东卫仲道,而河东当时被匈奴侵略,蔡文姬也被掳走。后我北上平定幽州,几经波折并花费重金才在南匈奴左贤王手中将其救出,只是之间已经相隔十二年。

    蔡文姬一进来全然没有梳妆打扮,更是仿佛刚从匈奴处逃出一般蓬头垢面,我没来得及发问,只见她赤脚行至大堂中央跪拜并叩头请罪,言辞虽然凄楚酸痛但陈词清晰可辨。原来是其回来后再嫁做陈留董祀之妻,而董祀身为屯田校尉此前犯法,依罪当杀,所以蔡文姬才特意赶来求情。

    众人都为其经历动情,我也有些感动,但是国法难容只好说道,“我确实同情你,但是文书已经下达,奈何?”

    蔡文姬听完立马回道,“明公马厩里万匹骏马,手下虎士如山林一般,何必怜惜一个猛士和一匹快马,而不救济一个垂死的性命呢!”我听到此言顿时想起蔡邕,念及他当初对我也多有照拂,不禁被蔡文姬的言语打动,索性派人追赶,来不来得及就听天由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