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谁当“县长”无所谓



    听到熊石的话,众人互相对视,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古怪的表情。

    熊石咳嗽一声,一个长老立刻会意,让其他不相干的族人出去,只留下十位长老在秘密洞穴中。

    “没人了,说吧。”

    熊石:“我的意思,大家都懂吧?”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恍然大悟,忽然明白了,便一齐心有灵犀地点点头。

    熊石缓缓道:“我大熊氏,自古以来的祖制便是‘三足制’:族长为一足,管俗务;祭司为一足,管祭祀和占卜;长老们为一足,管大事的决策和重要的典礼。多年来,咱们就这么一直承袭至今,一向平稳和顺,你好我好大家好。”

    左首长老赞同道:“的确如此,‘三足制’是我族光大的关键,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保留沿用——哪怕是下山之后。”

    他话里的意思,即使不用说太透长老们也都明白,意思就是:即使下山了,你王多馀也只不过是个强势的、带点邪性的头领而已,要想统治大熊氏,你必须和我们这些大熊氏世世代代的土著门阀们合作。

    “对,看来大家对下山是没有异议了,不过,我们必须得提条件,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三足制’必须保留。”

    “可以让那个大神当族长,我举双手赞成,但前提就是他必须赞同实行‘三足制’。”

    “对的,我们下山后,可以封他当族长,同时搞个热烈点的典礼,把他捧得高高的,甚至可以赋予他更大的权力。但一定要让他明白,他只是个族长,只是三足中的一足,治理大熊氏,必须还得靠我们!”

    众人点头称是,这话说到他们的心坎里去了。

    右首长老心直口快,补充道:“让他遵守‘三足制’是表面的功夫,咱们真实的意思还是得保证咱们的特权。”

    这话已经说得够骨露了,完全暴露了众人的真实意图。

    在大熊氏简陋的政治权力架构中,所谓的“三足制”,无非就是原始部族议事制度的尾巴。

    族长和祭司看起来地位很高、权力很大,但实际上受到长老会议的极大制约。

    这些长老都是世袭,是部族中各大分支家族的代言人,同时,也是整个大熊氏中最典型的“贵族阶级”。

    单个长老权力不怎么大,但如果是十长老组成的长老会议的话,权力就很大了。他们享有整个部族中最高的决策权,譬如对外战争、重大人事任免、族长的任命、族中重大纠纷的裁断等等。

    为何熊铎对长老会议恨得牙根痒痒却不敢动他们半根毫毛,关键就在于这一点。他当然可以凭借自己的蛮横、不要脸掌控大权,成为“代理族长”,但这毕竟是个“代理”,在权威、名义、实际权力上还是不能服众,这也是他一直在争取成为“正式族长”的动因。

    然而,如果他想成为正式族长,长老会议这里是绝对绕不开的。他在得到祭司的认可的同时,必须要经过长老会的选举通过,得到长老们的一致认可。然后,在长老们的主持下,举行“登基大典”,如此他才能成为真正的族长。

    简单的说,长老会议的关键权力在于决定大事,特别是决定族长的人选。

    这种至关重要的权力,使得长老们和族长、祭司一样,享有各种特权,例如:可获得优先交配权;无需劳动、狩猎便可获得食物的免费供奉;在对外战争时可优先挑选并获得战利品等等。

    正是因为上述特权,才使得长老们在族中养尊处优、四体不勤,形成了一股极为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哪怕是族长、祭司这样的“高阶贵族”也得礼让他们三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