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傲雪寒梅



    剑为百兵之君。

    早在春秋战国,君子佩剑就已蔚然成风。而今天下论起剑道,千万万人往之。多少江湖游侠的路途始从一把剑的陪伴。

    但若论起当今天下剑道称尊者,历年论剑总为西蜀藏剑阁为榜首。天下武者千万,最善剑者,公认西蜀剑阁与三秦太华。

    而太华虽然稍逊剑阁一筹,但因坐落于京城省内,名声同样不输。又有一位,世人称剑仙者,太华的华堂燕。又一称“仙人剑”,可挂剑出境,以一招“三千尺”成名,取自青莲居士诗句。因而称之剑仙,是谓之剑中谪仙一意。而世人对标的,便是那西蜀剑阁的公孙归心老爷子。

    说起剑阁弟子其实特殊,不知是否因为公孙归心,剑阁弟子其实细说来无门无派。各修各自剑招剑法早已见怪不怪。剑阁阁主公孙归心,其实在众弟子眼里不过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头儿罢了,所幸身子骨硬朗。老来六十余岁一头黑发仍是未染。

    只是早年传闻,公孙归心年轻时太华论剑便是公认剑道绝顶:曾以一人一剑把太华弟子的多少剑阵劈的稀碎。

    说来太华弟子却是不认的:那公孙归心虽然当年公认剑道绝顶,但他一挥剑,半分没有剑意剑气。就是莫名其妙的叫所有剑阵一下失了灵。无论多么巧绝多么霸道的剑意,对上那位绝顶,最终只会变成最简单不过的一次挥剑。好像要屏蔽一切修习而成的外物,只能以最真实的身体之力与之比拼剑招。

    而倒霉的是,绝顶之所以是绝顶,就是因为在剑术方面无人匹敌。当年与公孙归心对敌的剑客,均是在最纯粹的剑术上落败。

    于是,有别于纵横极致剑意的剑仙华堂燕,世人赋予公孙归心的美誉则是“剑圣”。圣人行道,天地而佐。公孙归心以剑行道,而自己却无门无派。因为师父无门无派,藏剑阁的弟子便是想学什么有模有样的剑法,也是投名无门。索性便从师父身上悟些剑道,去走自己的路。

    “阿嚏!”诺泠七一声喷嚏,收了收自己身上的棉服。而今四九寒冬刚过,天气仍是寒风刮骨。在这衙门值班,无贼无盗,便是做了闲职在屋,实在无趣的很。

    前几日听哥哥说,待得再攒下一些银两,便邀几位旧友同去钰山凑凑热闹。正好四月便是一年一次的武道大会。虽然哥哥兵器玩的出神入化,但这拳脚功夫,当时放眼兵家十二少将却是自己和哥哥最差。虽然在战场之上,兵器比拳脚受用太多,但哥哥背地里又何尝不想学的一身好武艺,来弥补这一遗憾呢?

    这倒无所谓,去了钰山,和功夫打打交道也是好事,就当进一步锻炼身体。再说了,兵戈与武学同根同源,说不定自己和哥哥这兵戈的天赋能共通到功夫上,做个书上说的甚么武学奇才。

    “喝!”门外清亮的断喝打断诺泠七思绪,是那红衣服的姜姑娘。之前和二人闲谈,只听说那姜停雪是西蜀剑阁的弟子。说来奇妙:那姜停雪的剑招比起自己逊色太多,但那一身凌厉的势头...诺泠七不知如何形容,或许那就是天下剑道之人所说的剑意吧。

    诺泠七起身打开房门,一瞬漫天飞雪卷为一道空中银帘飞扑而来。

    “?”

    一时来不及反应的诺泠七被大雪盖面,整张脸从红的变成了白的,明晰的凹显出整张脸的轮廓,好似一尊栩栩如生的雪雕。

    “噗诶。”诺泠七伸手抹去脸上雪迹。抬头看时,那姜停雪竟立于空中,手中梅剑荧光初现。

    “喂——姜停雪——”不知是不是姜停雪练剑的缘故,诺泠七明显感觉周遭的风雪变得愈加猛烈和无序。只得扯着嗓子来喊,不然离地三尺的姜停雪在半空可听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