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3/4页



 这会连温召这个局外人都听不下去了,冲着宅男呵斥道:闭嘴,你的废话怎么这么多。

 宅男缩了缩肩膀,不敢再出声。

 曹先生继续诉说:是我亲眼看着她咽了气,我相信她说得绝对是真的,她把她的儿子交给我,我一定要还她儿子一个公道,也要还我女儿一个公道!

 曹先生指着记者:他曾经报道过砍杀校园霸凌头目的新闻,并且参与过之前我女儿受害过程的新闻编纂,就是他们这种不负责任的记者,才将我女儿逼得无路可退。

 又指着宅男:他和我女儿曾经是一个班上的同学,也是他亲口指认吴向天在案发当晚的路径走向。

 而后面对严老师和李老师:这两位老师,就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们在法庭上提供吴向天多次骚扰我女儿的证词,而吴向天平素又和欺负我女儿的那个混蛋不合,两人一直冲突不断,警方才会怀疑到是少年意气用事酿出人命案。

 我们说的都是实话啊。李老师小声咕哝了一句,吴向天在班上确实也有关系很铁的几个哥们,而霸凌少年则是在校园里有一众跟班,他曾多次想收服吴向天,但吴向天却一直都不屑理会他,这也形成了两股势力对头。

 吴向天喜欢曹静是班上人所共知的事实,曹静自己也很清楚,吴向天虽然成绩较差,但是生了一副相当好的皮相,吴向天五官俊秀皮肤白皙,身材又高挑,是女生最喜欢的那款被称作sunsheboy的类型,故而乖巧的曹静一直对吴向天也是心存好感,毕竟在那个含苞待放情感懵懂的年纪,谁不喜欢长得好看的异性呢?

 吴向天借口想要曹静帮她补习功课,曹静没有拒绝,而两人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引起了霸凌少年的不满,他曾经拦住曹静询问为什么同样功课都差,她就不理会自己而对吴向天却那么好,曹静没有搭理他,也许正是曹静长期的冷眼相待不理不睬,才激起了霸凌男内心的心理失衡和严重的愤懑,故而导致后来报纸上的一幕悲剧!

 青春期的年轻人最易犯错,因为他们既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但又不具备成年人应有的理智和自控力,是个异常尴尬的年纪。

 但是若说吴向天多次骚扰曹静,那绝对是信口雌黄,吴向天自幼是单亲家庭,由于看到母亲的含辛茹苦,他一直在成长过程中都对女孩子很尊重根本谈不上骚扰,这也是吴向天吸引曹静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优点。

 针对吴向天的蓄意骚扰这一证词,这两位老师会这么作证,恐怕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吴向天成绩较差,他们不愿意看见曹静这样的优等生和吴向天这种差等生走得太近惹人非议,也担心曹静的成绩会受影响从而影响到班上的整体成绩,二是吴向天喜欢曹静的事实通过众学生的泱泱之口传到他们的耳朵里,这种年纪的老夫子,最厌恶的就是学生早恋,完全忘记了他们年轻时候也有过情窦初开情意懵懂的时候。

 而这些,都是严老师和李老师内心的小九九,怎么会直白地告诉这些陌生人尤其是曹静的父亲呢?

 是不是实话,恐怕你们自己心里最清楚!曹先生冷哼一声,懒得再同这两个道貌岸然为人师表却两面标准的男女对话。

 江凯山找到当年抓捕吴向天归案的警察,这位刑警时隔五年已经退休在家,很意外,当江凯山说出这桩案件的时候,他大大小小的细节记得非常很清楚,江凯山拿出报纸,退休刑警将报纸的内容前前后后详详细细看了不下五遍,继而向江凯山讲述起当年抓捕凶手的情景——

 这件案子因为逮捕凶手十分迅速,我还因此而立功,算是我退休之前最后一笔功绩,我们直接找到凶手的住所对其进行抓捕,当时他在他房间里还在睡觉,他的母亲正在做饭,看到我们闯进来,想去叫醒她儿子已经来不及,我们将他拷起来的时候他一直在反复问我们为什么抓他,他看上去非常年轻,还是个孩子,似乎对于我们为什么会突然闯入他家抓捕他真的一无所知。退休刑警回忆起来,依旧觉得很可惜:我还记得这个孩子的外形和气质非常好,一点都不像冲动杀人的犯罪人员,他母亲还跪下来求我们不要带走她儿子,可是我们是执法人员依法办事,也是没有办法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