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大秦的霸道。



陛下之体,实属操劳过度,金丹又是虎狼之药,陛下若要医治,需得停了金丹,操劳有度,药膳调养,如此,三管齐下,方可痊愈。夏无且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金丹,夏无且也会炼,但是他向来都不赞成始皇帝服用金丹。

 始皇帝闻言皱眉,陷入了沉思。

 始皇帝如今已经年近五十了。

 他的精力也确实大不如前了。

 壮年之时,他可以做到一天批阅几百斤奏折事无巨细一一细看。

 而如今,愈发的力不从心。

 若想握权,需得勤政。

 尤其是现在正处于大变革的时代,一切政策推行皆无前人可以借鉴,始皇帝必须要对政务高度关注,才能够确保推行的政策不出现问题。

 始皇帝很清楚,现如今,大秦绷得很紧很紧,他必须高度集中,不能有一丝松懈,稍有懈怠,面临的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他的工作强度从来没有降低。

 但是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年龄越来越大,已经到了承受极限。

 他没有足够的精力像以前一样通宵批阅奏折。

 他时常觉得头脑昏昏沉沉,思路不清。

 他确实老了,放在现代,五十多岁的人也会精力大不如前,更何况是先秦?

 金丹非停不可?始皇帝皱眉。

 夏无且点了点头。

 可能再配提神之药?始皇帝开口询问。

 始皇帝知道,停了金丹,他就不可能再有那么充沛的精力去处理政务。

 不能!夏无且摇了摇头。

 他并不是不会调配提神之药,以药草提神的办法他有,只是效果不如金丹来的那么强烈。

 而且在他看来,始皇帝要想养好身体,就不能再强行透支精力。

 始皇帝默然。

 夏无且的态度很明显,给出的医疗方案也很明确。

 但是始皇帝不可能接受。

 始皇帝不可能接受自己精力不济整日昏昏沉沉的状态。

 他也不可能放下大秦的政务不管不顾调养身体。

 先退下吧始皇帝摆了摆手。

 臣请陛下,以宝躯为重!夏无且躬身告退。

 始皇帝则陷入了沉思。

 始皇帝的身体当然不可能完全依赖夏无且。

 不过大部分御医的态度和夏无且都差不多。

 区别在于,有的御医认为金丹无害,对始皇帝的身体没有起负面作用,有的认为金丹有害。

 至于方士那边给出的诊断也是操劳过度,不同的点在于方士认为需要以金丹药石调理。

 始皇帝的操劳是摆在明面上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自己的身体究竟是不是金丹导致始皇帝也不清楚,但它的潜意识更愿意认为和金丹没有关系。

 始皇帝知道自己年龄上来了,但是他还有太多太多时间没有做完了。

 二十年

 十年!始皇帝喃喃自语!

 他很需要时间,尽管他已经在位了三十七年,但是依旧远远不够,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陛下,陇西急报!

 门外响起蒙毅的声音。

 始皇帝摆手示意蒙毅入内,接过蒙毅手中的奏折。

 匈奴?

 始皇帝眉头微皱,匈奴头曼单于南叩?

 六月犯边?

 始皇帝沉凝的眉头露出一丝笑容。

 蒙毅见始皇帝展眉这才开口说道:陛下,四年前匈奴被赶出河套,头曼只能帅部北迁,眼下匈奴东临东胡,西临月氏,东胡强,月氏盛!南有大秦三十万锐士,如今长城即将勾连,匈奴东出不得,西进不能,若长城修建完成,更不能南下,便被锁死在阴山地区,只能为我大秦屏障,为我大秦所用,抵挡东胡月氏。

 大秦打匈奴并不仅仅是为了河套地区。

 事实上大秦盯着的不止河套,只是东胡和月氏实力不算太弱,补给线又太长。

 大秦不可能一口气进兵把东胡月氏匈奴一起给灭了。

 对北策略是蒙恬蒙毅两兄弟定下来的。

 先拿最软的匈奴开刀,顺便拿下肥沃的河套地区。然后修建长城,彻底锁死匈奴南下的途经。

 而东胡月氏再想南下,得先啃下匈奴,然后还要面临长城。

 再往后看,在东胡和月氏的压力下,匈奴生存空间又极度狭小,南下没有任何机会的情况下,匈奴倒向大秦也是必然的结果。

 这是阳谋,长城是明目张胆修的,三十万大军也是光明正大的驻守在北地。

 只要长城修好,匈奴就只能去跟东胡月氏去打。大秦收获了河套以后,还能收获一条看门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