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长兄如父!



老者僵硬身子,脸上神情极为复杂。

 你可有向县尉打听?季常开口问自己孙子季成。

 县尉说,记得清户籍者在琅琊都已经重制验传发落原籍,记不清户籍的就被送到蓝田大营,落户咸阳。我问县尉,县尉也只说,兄可能就在蓝田大营之中。季成开口说道。

 赵泗出海于琅琊归来是一件不小的事情,毕竟当年徐福出海寻仙声势浩大。

 而且二十多艘海船也遮掩不得。

 徐福出海本就带有特殊使命,私底下知道这件事的也都传的沸沸扬扬。

 具体赵泗献上了什么东西没人知道,被带到蓝田大营也没人知道。海外发生了什么,目前也是一无所知。

 却偏偏是因为如此,船队归来之事才暗中流传开来。

 现在毕竟是古代,消息传播速度比较慢,因为时间不长的原因,没有来得及传播开来,故而还没有掀起什么大的舆论。

 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只是知道徐福出海的船队回来了。

 始皇帝并没有过多遮掩,故而赵泗一行人的行踪本地县尉也能够略知一二。

 兄出海的时候年龄不大,海上漂泊许久,可能忘了籍贯所在。季成开口劝慰自己的爷爷。

 实际上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死在了海上。

 因为季成听县尉说,这次回来的海船才十几艘。

 当年徐福出海声势浩大,带走人手都将近万人。

 只不过,季常和季成都很默契的没有提起。

 季成还在劝慰大父季常,猛然低头,却发现大父季常满是沟壑的脸上已经是老泪纵横。

 泗儿少时最爱大父,你和泗儿兄弟友爱,便是挨打挨骂都要争在你前,怎会忘了家在哪里?季常颤抖着手擦拭眼角的老泪,双腿一晃几乎站立不稳。

 大父,你放心,兄生来受人亲近,便是在海外也有人护着,一定不会有事。季成扶住大父季常晃悠的身子。

 我晓得我晓得我是对不起乃兄,我怕乃兄不是想不起来籍贯,是实在不愿回来啊!季常扶住孙子的肩膀颤抖开口。

 兄怎会如此?季成摇头!

 季常却拍了拍身形已经高出自己一头的孙子的臂膀,沉默许久才开口道出实情。

 当初应征跟随徐福出海的童子,本该是你。

 季成一听,呆立当场!

 他打小和兄长季泗关系就十分好。

 他年纪比季泗小两岁,父亲应征死在陇西,季成就跟随着爷爷和兄长季泗一起长大。

 兄长性善,又聪明伶俐,还护着自己,又是村子里头的孩子王,天生受人亲近,哪怕是村子里性格最为古怪的孤寡老头,见了季泗都会露出笑容,甚至还会招呼季成季泗兄弟俩在自家吃饭。

 季成也因为此,打小崇拜自家兄长。

 村子里的大小孩童,不论性格如何,季成只要是跟在兄长屁股后面,都没受过半点委屈。

 虽然和兄长已经分别八年之久,但是兄长依旧在自己脑海之中历历在目。

 那是何等快乐的时光,不管自己想要干什么兄长都会帮自己。

 直到兄长走后,村子里性格古怪的孤寡老头开始不待见他,甚至有同龄的孩子欺负他,再也没有兄长为他出头了。

 打那之后他都无比怀念兄长,直到他长成一个少年,直到他后来因功当上了亭长即将成家立业他都老是会想到兄长季泗。

 可以说,兄长在季成的童年十分重要,甚至充当了季成的半个父亲,陡然听闻大父季常的话,季成如何不明白什么意思?

 这分明是,自己的兄长季泗,替自己应役了。

 大父!

 季成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的爷爷季常。大父!大父!

 季成跺了几次脚最终说不出来什么责怪的话。

 大父,何至于此啊!

 季常闻言,只是沉默,沉默

 沉默许久,季常才抬头看向季成。

 是大父偏心你和泗儿本不是亲兄弟,家里又只留了你这么一个独苗苗,大父又如何忍心让你漂泊海外,孤苦伶仃可是征役如火,又是为王上寻长生不死之仙药,躲不得分毫

 季成张了张嘴,也陷入了沉默。

 得又得知一个大料。

 他现在脑子有些混乱。

 自己最敬爱,甚至于当成了半个父亲的兄长是为自己顶役而去出海。

 嗯然后,大父又告诉自己,之所以让自己的兄长顶役,是因为兄长不是自己的亲生兄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