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军令如山(求月票)



    十日后,上百汶山豪强陆续抵达。

    诸葛瞻先是将其安置在绵虒城内,等到最后一家豪强到达之后,他才令谒者将这些豪强一同带入汉军大营。

    诸葛瞻来汶山郡时,本就自带一千战兵,后又有各家豪强输诚送来的两千私人部曲,又有阎宇在汶山郡新募兵一千人。

    汉军大营总兵力便达到四千人。

    罗宪担任郡尉,又掌握了三千汶山郡兵,以及名义上分布汶山郡六县(不算郡治所在的绵虒县)的两千县兵。

    更不用提位于绵虒城与汉军大营之间的马市,朝廷征募的三千民夫便安置于此,他们同样随时可以转换为辅兵。

    这样的军事力量在汶山郡这个边鄙之地无疑是压倒性的力量。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豪强自然也能募集上万人马,甚至数万军队。

    但由蛮夷组成的军队一无武器,二无军纪,除了个人悍勇外一无是处。

    后汉羌乱时,陇西各郡便常有数万羌人作乱地方,却经常被几千汉军平定。这个时代一汉当五胡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也正因此,四大家族不甘不愿的低头臣服。

    虽然,只是名义上的臣服。

    诸葛瞻要给这些不知天高地厚,只生活在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豪强们一点小小的大汉震撼!

    沿着大营正道向内深入。

    苍凉的号角吹响,将士们鱼贯而入,从一处处营帐汇聚到练兵广场。

    阎宇为人勤勉,处事精细。

    不过训练四千人的军队,又有柳隐、李球从旁相助,自是手到擒来。

    士卒的脚步声,宛若龙鸣。

    铁甲鱼鳞的碰撞声,更是地龙翻身。

    大军于广场站定,诸葛瞻领众豪强立于广场前的阅兵台上。

    诸军分为五军,列以赤黑青白黄五种旗帜。

    阎宇下令诸军呐喊。

    唢呐手吹长声。

    各军举起手中兵器高喊:

    “风,风,大风!”

    阎宇下令诸军前行六十步。

    先是一声炮响,随后羯鼓手擂鼓三下。

    诸军依令前行。

    阎宇又变军令,命令冲锋。

    羯鼓手擂动速度加快,士卒们一声一步,呐喊着快步向前冲锋。

    阎宇下令停止进军。

    军吏鸣金,众军皆止步。

    阎宇下令左右二军齐出。

    一声炮响,掌旗官挥舞着青、白两面大旗,羯鼓手擂鼓。

    左右二军依令前行。

    阎宇下令左军向左延展,右军向右延展,前中后军前进。

    一声炮响,青旗指向左边,白旗指向右边,红、黄、白三旗指向前方。

    羯鼓声响,诸军前行。

    喇叭吹出天鹅声,诸军呐喊。

    大军一直冲到阅兵台前,众豪强被吓得面如纸色,两腿战战。

    胆小的更是直接摔坐在地上,一脸恐惧的望向逼近的大军。

    阎宇下令众军原地休憩。

    铜锣声响,骑兵下马,车兵下车。

    二声铜锣声响,诸军原地坐下休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