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老农-第2/3页
234年之后的蜀汉,哪还有丞相、庞士元、法孝直这样的人才?
蜀汉不缺将。
此时还有吴懿,魏延,王平,廖化,宗预,马忠,句扶,张翼,张嶷,柳隐,姜维等一众说的上名字的良将。
蜀汉也不缺相。
此时还有蒋琬,费祎,董允,陈袛、陈震、吕乂、董厥、樊建等人。
但是张良,陈平这样的谋臣。
诸葛瞻想了半天都没想出来有人能担任。
廖立虽然不行,但能被诸葛亮认为是良才,是跟庞统并称的人物。
诸葛瞻也只能相信丞相在这方面的判断。
毕竟从廖立发的牢骚中看,其还是有赞画军事之能的。
至于说喜欢嘲讽,喜欢阴阳怪气。
这在当代人物看来可能很严重,但在后世,这还算个事?
教员曾说:让老百姓说话,天塌不下来。
历史人物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还好诸葛瞻不是历史人物。
诸葛瞻对廖立重重行了一礼:
“人总是有缺点的,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之物。”
“对于我父亲来说,公渊先生的问题很大。”
“但对于我来说,公渊先生的问题又没那么大。”
“盖因为有的人喜欢吃鱼肉,有的人则喜欢吃羊肉。”
“公渊先生心怀大汉,难道愿意一辈子住在这不毛之地吗?”
廖立沉默不言,许久之后发出一声长叹:
“哎!纵使你能用我又能如何?”
“忠言逆耳,安知来日我不会变成又一个田丰呢?”
诸葛瞻上前一步,牵住廖立的手,眼中满是真诚:
“先生谬矣!”
“君择臣,臣亦择君!”
“我亲自前来拜访先生,与先生一同犁地,这难道还不能表示我的诚意吗?”
“这就好似民间男女纳采。”
“我已备好彩金,先生只需要上前一步就好,难道先生这都不愿吗?”
廖立后退一步,重重行了揖礼:
“立,一介草民,戴枷之人,怎担得君侯如此厚爱?”
“立,拜见君侯!”
诸葛瞻哈哈大笑,将廖立扶了起来。
为什么找廖立而不是去找别人?
不就是因为廖立现在是平民,好招纳嘛!
就像一些老皇帝喜欢临终前打压良将,然后交给自己的继承人提拔一样。
“公渊先生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我得公渊先生直如鱼入大海,再也不受掣肘矣!”
廖立轻咳,将头上斗笠摘下,开口问道:
“君侯来此不毛之地,想必是有重任吧?”
诸葛瞻将成都发生之事全盘拖出。
谋臣讲究的便是一个信任,若不知己,又如何知彼呢?
廖立喃喃自语:
“造纸,印刷,建武侯阁?”
“化夷为夏,治安战...”
廖立苦笑:
“君侯有此通天之能,还找我这罪人做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