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选择谁?-第2/3页



    诸葛瞻一脸无辜的摊了摊手:

    “冤枉啊,文伟叔!”

    “我不过是个8岁稚童,我哪有那个本事去蛊惑69岁的敬达先生?”

    费祎随手拿起一卷书,在诸葛瞻的头上一敲:

    “你的本事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

    “快给我看看,你又弄出了什么好东西?”

    诸葛瞻笑嘻嘻的一指费祎手中的那卷书:

    “文伟叔手中的那卷《论语》便是我和敬达公努力的产物。”

    费祎讶然,将手中的那卷《论语》翻开,脸上震惊的神色愈加浓重。

    他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将那卷《论语》放在桌上,用看怪胎一样的眼神看向诸葛瞻:

    “这是...你弄出来的?”

    诸葛瞻心中默念道:敬达公啊!你都69岁了,这么大的功劳我怎么能抢呢?您老人家见多识广,还是您在前面扛着吧?

    他无辜的眨巴眨巴眼睛:

    “我哪有这本事啊?不过是敬达公一力整理,我只是给了他一点小小的启发罢了!”

    费祎的手在那简化《论语》上摩挲着。

    即便同为士族,那也是有利益冲突的!

    不然“豫州入蜀,荆楚人贵”是从哪里传出的?

    费祎的大脑飞速运转,人总有不同的立场。

    士人、荆州人、蒋琬的助手。

    同一件事在不同立场之下,得出的答案并不相同。

    费祎很快便想出了应对之法。

    他脸色凝重的问道:

    “这简体字你打算用在何处?”

    诸葛瞻不假思索的答道:

    “文伟叔可还记得我之前提到的化夷为夏之策?”

    “蛮夷茹毛饮血,蠢笨无比,我华夏的字他们学不会,是故我请敬达先生发明了简化字。”

    “如此,不过三十年内,必能将蛮夷教化成通晓汉字的归义人。”

    费祎赞许的点了点头,他的眼神变得玩味:

    “你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的不错啊!”

    “以大义压人,即便孟光也挑不出你言辞中的问题。”

    “啧啧,汉人用正体,蛮夷用简化,这是孔圣人的周礼,哈哈!”

    费祎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很快便恢复严肃,小声问道:

    “你说,要是将这简化字普及出去,蜀地的世家大族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诸葛瞻一惊,抬头看向费祎那已不苟言笑的脸庞。

    沉思片刻,诸葛瞻开口道:

    “我听说吴国会稽豪族出身的贺邵前往吴郡担任太守时,吴国的豪门轻视他,居然在官府大门上写着:会稽鸡,不能啼。”

    “贺邵大怒,又添了一句:不能啼,杀吴儿。随后清查顾姓、陆姓的隐户,最后还是陆抗求情,才得以了结。”

    “虽然我蜀汉不像孙吴,对地方已经失控。但后汉时,益州部明明有人口五百万,后逢乱世,居然只有百万人口不到!”

    “益州虽有反叛,攻杀,却完全不像中原那样大规模的屠城,这少掉的人口,不知多少被蜀中大族所吞并?”

    费祎一脸严肃,忍不住感叹道:

    “我们,在他们看来终究是外人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