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传销,何随来投



    不知原委的底层士人很是高兴。

    毛笔字是一种天赋,也有不少底层士人有着一手虽称不上漂亮,但也算得上方正的隶书。

    诸葛瞻则指挥着家将,将通过审核的士人送到向朗以及谯周那里。

    武乡侯府的人越聚越多,诸葛瞻的法子类似传销,1个带3个,3个带9个。

    这种裂变般的增加速度在淳朴的三国时代是第一次出现,诸葛瞻很快便见识到它的威力了。

    有些头疼的揉了揉脑袋,全靠他一人指挥着。

    明明自己应该是运筹帷幄之中的张良才对啊!看样子,自己是时候找个帮手了,只是不知道谁会愿意投靠我这个8岁孺子呢?

    动静闹得这么大,各家消息灵通的高门大户自然知晓。

    只是有人欢喜,有人讶然,有人嫉恨罢了。

    此刻出现在武乡侯府的,多是些小吏、商贩之子,鲜有世家子到来。

    毕竟像商贩一般争抢,实在太不体面!

    作为世家,谁家祖上没出过几位大儒?需要为一卷书而抢破脑袋吗?

    污浊,实在是太污浊了!

    诸葛瞻却心情不错,只因他未来想做的事,其实更依赖小官吏而非世家。

    王安石变法,若是能有底层官吏的支持,他也不至于将善政搞成害民的恶政,以至于后世竟有人将宋亡的原因归罪于王安石的身上,何其谬哉!

    多做多错,不做不错,难道要将泥塑的菩萨摆在庙堂之上?

    何随进来时看到的便是这副景象,他面色如常,好似不觉得有什么。

    至于陪伴他一起进来的谢灵更是不觉得有什么了!

    他和父亲去乡下收粮,时长被村民们团团包围,那股牛粪臭味阴魂不散,现在不过是有些汗臭罢了。

    何随拿过毛笔,一挥而就的写下了鞠躬尽瘁四个大字。

    西席眼前一亮,判定何随通过。

    何随拱了拱手,向诸葛瞻走去,恭敬的行了个揖礼:

    “谢小侯爷赠书之恩。古语云:有教无类。不曾想我今日竟在小侯爷的身上看到,实在是令我羞愧。”

    “晚生何随愿将家中所藏书籍尽数奉上,只希望小侯爷能将其传授世人即可!”

    诸葛瞻的脑袋一懵,你上来不自我介绍的吗?你哪位啊?

    这可让我怎么回答!

    好似看出了诸葛瞻的疑问一般,何随介绍道:

    “在下何随,字季业,家父双,为双柏县长;家祖宗,为大鸿胪。”

    诸葛瞻的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上前一步握住何随的手说道:

    “原来是季业啊!”

    “季业可要帮帮我!如此多的人,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何随行礼:

    “遵命。”

    诸葛瞻将权力下放给何随,这第一个向他靠近的益州士人。他又不是丞相,事必躬亲,那样太累,还是选贤任能,知人善用更佳。

    何随令家将把那些通过测试的人带到后花园,又令家将大开侧门,令管家将部分通过测试的人带去向朗家。

    他又令丫鬟沏出几壶茶,免费供给士人,再令一什家将巡视左右,以防盗窃。

    诸葛瞻在一旁看的很是满意,敢于毛遂自荐,又善于治人,是个可用之才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