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润泽无声



空桑长龙的最高峰,顺仙山,在九洲也是一处风水宝地,只是与扶月山一样,少有宗门敢打这里的主意,原因不明。有传闻说顺仙山还有一位修为极高的大妖;也有说其上有禁制,有去无回;还有说其为九洲最高,极难守住。

各家也都是聪明人,对于一个拿不准的地方,就看和家怎么做,和家没在顺仙山建造和观,那自家也不去。这也就便宜了诸多散修与少数精怪,他们在面对天材地宝时,或者修行之所时,没有过多顾虑,只要不危及性命,住在顺仙山甚至是件美事。

所以九洲最高峰就成了散修们的聚集地,有人做过大致统计,在顺仙山的散修与精怪,估摸着有几百人,多是些实境以下的,也有极少数因为各种原因,脱离了宗门的实境虚境。

在这里,有着不一样的修行江湖,拉帮结派的不少,但打打杀杀终究还是少数,对于散修来说,是处不可多得的修行圣地。

顺仙山被散修们分为三部分,其一是山下稍微平缓之地,有几个寻常村落,靠种养、打猎为生;其二是山腰,是散修们的修行之地;最后是山顶,无人涉足,原因同样不明。

……

被誉为当世学问最高的尚九思尚先生,修行之地也在顺仙山,不过是在一个小镇之中,一边当着教书先生,一边做着学问。

小镇名为积石镇,在山脚平缓处,沿着顺仙山最大的溪水两侧,有着百来户人家,多是石木建筑。有小桥流水,树木成荫,有孩童嬉闹,虽为小镇,不乏人烟。

鸟鸣山幽,起落于小镇与山坡树林,林中也有些小动物,觅食嬉戏,好不自在,在一处小小断崖前,还能看见一只灰白狐狸,晒着太阳。

尚九思居住的地方,是在小镇边缘的山坡上,沿着镇中大路出了小镇后,再经过一截蜿蜒的石板路,就可看见藏在大树下的院门。

时近日中,院内还有朗朗读书声,与树下风声相映成趣。

院墙低矮,可一眼看见正屋里坐着的孩童,正摇摇晃晃读着书。

尚九思坐在先生的位置,脸色平静地望着十来个学生,他看起来又苍老了许多,眼睛浑浊。

学子齐声朗读,“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一句念罢,尚九思微微一笑,缓缓开口:“今日到此为止,回家去吧。”其嗓音尽是暮气。

十几名学生起身行礼,称呼一声“先生”之后,欢欢喜喜出了正屋,各回各家。

目送之后,尚九思把目光放在身前桌上,只是一本普通书籍,他重头翻了一遍,最后合上书本,眼睛失神。其唯一的弟子颜曹,眉眼低垂,从门外走进,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口称先生。

尚九思回过神来,抬头望了他一眼,扯起嘴角勉强一笑,似乎这个细微的动作,都十分费力。

“坐着吧。”

颜曹于是在堂中最前排落座,身姿端正。

“你跟着我已有两百年了,未把书留给你,可有怨言?”尚九思一句话说得十分缓慢。

颜曹摇头,“学生自知不适合传承先生衣钵。”

尚九思长长地深呼吸一口,时间好像都变得漫长。

门外朱曦朝西偏斜,在云层中时隐时现,在屋中痕迹清晰可见。

“没有不适合,是我选择赌一赌,委屈你了。”

颜曹似乎对此并不在意,沉默着摇头。

尚九思缓缓抬头,把目光投向门外,此时阳光大盛,在地面留下一柱暖光,几张低矮书桌上映着窗上雕花。

尚九思的双眼稍微有了些光亮,他开口讲起了自己的过去,语速缓慢。

“我就出生在积石镇,幼时家境不好不坏,得了私塾先生教导,便有了去守天洲求学之心,去时父母尚在,归来时,双亲皆亡……”

他换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刚出小镇时,我踌躇满志,亦兴奋不已,背着书箱,书箱里只有一件衣服,几张大饼,其他的全是书。开头几天走得十分顺畅,日出赶路,日落读书,读至深夜篝火燃尽,那番日月,想起来也还是烂漫。”

颜曹微微低下头,仔细听着。

“可在干粮吃完后,我就看了难,不能果腹,读书也没了心思,只想着能碰上些野果,喝些溪水。一两日饥饿之后,我到了一个村子,帮着那里的人给小孩取名,换了几顿饭吃,还用半箱书换了半箱干粮……刚出村子那天,我就看见浓烟四起,折返一看,那个村子遭了强盗,大部分人都死了,我帮着剩余的人,埋了死人。干粮也就在那几日吃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