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宁卓远的心结
书童听了就去禀报了,不多时,杨春花看到宁武走过来。
“杨姑娘请跟我来。”
杨春花又一次来到那座雅致的院落。这一次没有去偏房等,直接去了宁卓远的书房。
一迈进书房的门,杨春花就感受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看在满屋的书架错落有致,墙角的平口大瓷坛上插满的卷轴,杨春花感受到了知识的降维打击。
原来学神的书房是这个样子的。这得多少钱堆出来啊!
在杨春花的眼里,满屋子的书立刻换算成了白花花银子。
“杨姑娘请坐。”
宁卓远看见杨春花盯着书册两眼放光的样子,心中有一丝丝自豪。
看来杨春花还是很仰慕自己才学的。
杨春花听到声音,才注意到日光的余晖中站着一位温润如玉的公子。
衬着满屋的书香,宁公子更是君子翩翩。
杨春花默默低下头收回垂涎的目光,再盯着看口水都要留下来了。
宁卓远看杨春花低头就问道:“姑娘来见在下有何事?”
杨春花站起来躬身施礼:“今日来是特地感谢公子对三弟的相助。”
说完就将篮子递上去,“小女子无以为谢,今日做了一些糕点送给公子尝尝鲜。”
宁卓远眼角荡开笑意。看来杨春花对自己改观了很多,会时时想到自己了。
“姑娘客气了,在下只是报姑娘救助表妹的恩情罢了。再说姑娘对在下也有救助之谊。”
宁卓远说了些李远读书的事情,说李远很用功,书院的先生都说好。
杨春花听了,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甜了。
知道这一切都少不了宁公子的功劳,就凭宁公子的声望,书院的先生都会卖三分面子。宁公子只是在诗会上指点了一下李远,就让李远被那些贵族子弟接纳了。
“上次公子说三弟独自进城读书太过孤单。小女子决定搬到城里了,今日想带李远回家住。多谢公子为李远打点一切。”
说完杨春花又站起来深施一礼。这一次宁卓远伸手扶住了她,让杨春花的礼没谢成。
“这是应该的,在下既然安排了李远读书,自然不能让姑娘挂心。姑娘什么时候搬到城里的?”
宁卓远又惊又喜。
惊得是杨春花为什么这么快就改变了主意,还已经搬家了。
喜的是什么,自己也不清楚。就是高兴。
杨春花将搬家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但没有提紫苑诗会一个字。
宁卓远静静地听,没有打断杨春花。
杨春花说完,宁卓远才笑道:“姑娘安排得很妥帖,这么快就找好了房子。如今茶馆不开了,在城里可有其他营生?”
“多谢公子挂怀,”杨春花笑道,“这几年也攒了些银子,应付两三年没有问题。等三弟过了乡试再回去开茶馆不迟。”
杨春花说完将令牌拿出来,垫在一块绣帕上。
“这是公子府上的令牌和公子上次借给小女子的绣帕,已经洗干净了。今日物归原主。”
宁卓远看在杨春花手上的东西眉目微垂,伸手拿过绣帕
杨春花看着手中的令牌一时不解:“公子这令牌……”
宁卓远说道:“令弟有家人陪着一边当然好,只是读书还需要多多涉猎。令弟如需要看书,可以到持令牌到我府上找书一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