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靖康年间金兵入侵汴京,贾良此刻慌张的从翰林司一路跑回到贾府,他连夜就要带领全家逃出东都外城,跑到哪里并不重要,保命为上策,他想要南渡而下,因为金兵不擅于水战,过江金兵就很难逾越水路,逃到哪里呢?他一边往府里奔命地跑一面把事先的计划一一重新整理一遍,那么就先去已故的亡妻的娘家江南小镇临川,他一边想着,一边狼狈地逃回来,悄悄地回来没有人护送,因为他知道要让此刻所有翰林司的人都以为他没有离开,他悄悄地扣着深墙的院门,此刻院内被夜风吹拂的垂柳在月辉的照耀下舞动着,翻腾着,就像此刻他的内心,此时要安置的不只有长女贾绣文,因为绣文已过及弁之年还可以暂住于临川,那是她生母的故居,虽然亡妻李家早已搬离但旧宅还可以安身,何况当地还有些人可以互通消息,不用担心绣文的安危,长子贾征之前已告之父亲要随军护城,若城不保再南下,长子早已成家立业,如果南下还可以找寻绣文一同有个照应,这些还好只是此时更让贾良着急的却是城门之外,偏安于外宅的曾经的歌女,现在的小妾频莹和二个年幼的孩子,此刻她们更需要得到保护与得到离开的消息,更要逃得快!贾良想到这些就顾不得向绣文解释了,急忙地扣响院门,声音终于惊醒了邻家院内的黄狗一声声叫,门内的周全快速地打开府门并四处张看着,看到只有贾良一人而归,心中已经明白怕是最担心的事情来了,周全自幼被贾府收留,帮着全家牵马、看门夫人没有过世之前,陪着夫人去庙里上香,现在夫人不在了,他有时会保护小姐的安全,陪着她悄悄出门跟贾征一起看繁华的汴京,可是一切将止于今晚。
“即刻!速速收拾珍贵什物,离开东都外城!速速!”贾良的一声训斥打断了周全对贾良今日未用马车回府的思虑,贾良匆匆从内室把事先就准备好的几箱器物踉踉跄跄地搬到马车上,就急冲冲地奔向绣文的闺房里,此刻的绣文正点着瑞脑香手拿书卷抬头仰视着挂在墙上的绣有大朵瑰丽绽放牡丹图的绣裙,香飘四溢之时她侧卧在屏风后面,直到父亲进门她还在若有所思的闲望幽窗之外,贾良着急地走到她的面前拉住绣文:“文儿!爹不能跟你一起逃了,你现在收拾一下跟周全和倩儿快逃!金兵马上就要攻占全城了!绣文听到“逃”这个字惊慌地站起来,带着快落尽的梅花妆看着父亲,虽然早已听到风声,但是当她第一次亲口听到父亲要与她别离并逃出汴京,她还是手足无措,最近时日虽在高墙之内未曾踏出四院半步,她已经听到哥哥贾征的告之,让她做好随时离开的准备,不知道金兵何时攻城,但是她从来没有想到过,一同走的原来只有自己,哥哥贾征早已决定护城直到将金兵赶出汴京,既便没有马上让金兵远离中原故土,但贾征也要在东都外城与护城派的志士们找一处安全的地方继续抵抗!保护家园!所以贾绣文知道这回只是一个人的逃亡之旅。
“姑娘!咱们还带什么呀?”倩儿的一声问询打断了她的发怔。
“我先走了,你自己好生保重,就往临川逃!临川是你母亲的故乡,那有一条古街,古街的尽头是李府,估计现在也是人去楼空,你就在那先暂住,回头再与你会合,我会找到你们的,快走!还等什么?”贾良说完转身就走了。
绣文望着父亲匆匆而过的背影绝望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从哥哥那里已经听说过父亲已纳了小妾,还生下一对儿女,只是从未见过那个小妾,就好像她从未见过自己的母亲,因为绣文被告之母亲在生下她的那天就难产而亡,她试想过与父亲的种种离别比如闺阁出嫁时他的依依不舍,北上随亲王出巡时而念念不忘,绣文从未想过与父亲会这样匆匆一别。
看着父亲渐行渐远的身影,绣文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想动。
“文儿!快点收拾一下!”倩儿又一次催促了,绣文听哥哥说过母亲生前最喜欢绣徐熙的牡丹图并把它穿在身上,如今家中唯一母亲的遗物就是那件淡蓝色的绣着母亲最喜欢的牡丹长裙,就是绣文每日都要仰视许久的那件长罗衣裙,每日的仰视成了她的一种信仰,母亲离开时未曾给她留下半句叮嘱所以绣文总想从那件罗裙中找到一丝线索,比如被告之每个芳华流逝的春天她要去做些什么,比如每个月满西楼的夜色里她要拥有些怎样的人生启示?然而罗裙不会说话,她也未曾得到问答。年芳十八的她渴望有一天也像母亲一样把牡丹绣在裙上并穿在身上,想到这里她淡淡地低声回:“一定要将这件罗裙一同带走。”三人匆匆收拾片刻起身,绣文坐在摇晃的马车中她头依靠着窗,把帘子拉下任由马儿往临川的方向赶。此行一同逃走的除了自己只有前头骑马的周全和此刻皱着眉头自怨自艾的倩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