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语-第2/2页



    麻衣青年不置可否,只是说道。“道理大家都会说,在某些时候讲道理确实是一剂良方,可医治各种疑难怪病。只不过若只是一味的说道理,那可就不太好了。可能会弄巧成拙,反受其害!”

    “哦,愿元先生明示。”

    “我也不和你说啥废话,总之我就一个态度,别想着对那孩子做什么,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中年儒士闻言一笑,“元先生大可放心,至少我们在这事上的态度是一致的。我让我的书童去接近那个孩子也只是为了以后能够帮助到他罢了,若是非要说有什么用心。”中年儒士稍作停顿,随即眼神坚毅的说道,“只不过想去验证一句谶语罢了。”

    “何解?”

    中年儒士缓缓开口,“经丹徒,起波涛。遇山君,平万劫。”

    麻衣青年略作思索,“有趣。真是句有趣的谶语。”麻衣青年一散那认真的神色,整个人重归开始时散淡的模样。青年喝了口酒,继而说道,“如此这般甚好。既然如此,我也就不用担心什么呢。对于这句谶语,我也很好奇,很期待将来会发展成何样。既然能算得上半个同道中人,那我也就不再这疑神疑鬼的了。”

    “我叫元昇,来自仙城山。”

    “晚辈韩说林,来自书院。”

    两人相视一笑,却没说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正当两人打算就此离去之时,书院的大门突然缓缓打开,两人之间有一男子缓缓从中走出,男子的衣着只是普通是儒士式样,若非要说有何不同寻常的,那也就是男子穿的一席青衫格外的绿意盎然,没错就是绿意盎然,仿佛整个人都散发出一种独特蓬勃的生机。给人一种与青山作伴之感。

    青年男子向两位来客行了一个规规整整的拱手礼,两人见状也纷纷还礼,只不过麻衣青年并未以拱手礼相还,而是行了一个江湖中的抱拳礼。

    青年男子缓缓开口,略带歉意的说道,“圣人有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谢某却未能好好的款待两位贵客,实属是谢某我待客不周了,愿两位多多包涵。”说罢青年男子再次弯腰行了个礼。

    元昇和身旁的中年儒士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两人均不知这位看起来与青山格外相亲的青年男子是何方神圣,竟一见面如此言语。属实让两人难免心生戒备。元昇心想,“好不容易才摸清楚一个中年儒士的意图,咋又来一个奇奇怪怪的青年男子。而且在他主动露面前,我竟然都没有有一丝察觉,难不成又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人?没道理啊,这扶周国京城啥时候如此这般卧虎藏龙了。”

    青年男子仿佛看出了两人内心的疑虑,只得说道,“两位放心,我在此出现并不是什么刻意为之,纯属是偶然而已。如两位所见,我来自于这座求知书院,目前暂时担任求知书院的山长。”青年见两位客人没什么反响,只得补充道,“我叫谢林衡,也暂时担任扶周国师。”

    两人瞬间了然于心。世人皆知扶周国曾经数次差点被周围强国所吞并,但不知是天公作美还是为何,扶周国几次身处险境都能够化险为夷。再后来等世道渐渐太平了,各国间的来往也逐渐开始回复如初,人们才知道扶周国几次都能够化险为夷是因为扶周国来了一位手眼通天的国师,正是在那位有大恩于扶周国的国师的帮助下,扶周国才逐渐强盛起来,凭此逃脱了被吞并的命运。可是在六十年后那位手眼通天的国师却消失了,接替其位的,传言是其半个弟子的青年读书人。

    而那位青年正是此时此刻站在元昇两人面前的青衫男子——谢林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