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碰上麻烦(二更月票一百五)-第2/4页
“这倒有点意思,真有点像江南的感觉。”
“是有点像,又不完全像,街里的建筑大部分是明清时的四合院,很典型的北方古镇。可沿河的建筑却基本是南方的庭院式的,尤其是那些古镇里的河道两岸的建筑,几乎跟江南的一模一样,两边的人家隔着小河相望,想向对面的人家借点东西一般都放篮子里用竹篙递过去,可有意思了。”康馨笑着说。
约摸一刻钟之后,车子停了下来,孔凌跟着导游去买票了,金珠站在村口打量周围的环境,同时拿出相机拍下了村口那栋有点特色的石雕大拱门以及村口宽阔的水泥大马路。
康馨见金珠拍村口的大路,笑着说:“这里的交通几年前也很不方便,早年的路只能过一辆马车或者是驴车,所以这里的人们很少出门,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现在好了,现在他们的日子都富裕了,镇里的人家几乎都开了客栈、饭馆或者是茶馆,再不济一年还有不少门票分红呢。”
康馨的语气中似乎有几分得意。
金珠笑了笑,没说什么。
跟着团队从村口的大门进去,导游开始讲解,着重把大家带到了几个标志性的建筑面前看了看,比如当铺、染坊、镖局等,因为这几个景点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里面还有不少老照片和旧报刊信札,由于金珠他们都是学历史的,所以对这些老照片和发黄的报刊信札看得都很仔细,甚至会根据某张照片和信札的日期讨论那个年代发生了什么大事。
导游见此不耐烦了,她的任务就是领着大家走马观花看一下,然后便向大家推销这里的游玩项目和购物项目。这样她才可以抽成。
可大家都是学生,对那些水上的额外花钱的项目没有什么兴趣,孔凌和康馨跟导游交涉了一下。交代好集合的时间和地点大家便把导游撵走了,因为导游的讲解还不如他们自己看来得自在能学到的东西多。
逛完这几个景点,便到了中饭时间,中饭是统一在客栈吃的农家饭,北方的农家饭跟南方还是有很大不同,首先米饭是高粱米和小米混在一起蒸的,有点粗糙。不太好下咽,饺子也是如此,里面的馅是野菜的。有点干巴,同样不太好吃,倒是那个榆钱叶子烙饼和什么香椿叶子摊鸡蛋让金珠感受到了一股春天的清香。
由于中午的饭食都没有太吃好,孔凌宣布下午的活动自由结组。晚餐也是如此。不过晚上十点前都必须回到客栈。
大家一听皆欣然同意。
金珠宿舍的四个女生自然是一组,四个人刚从客栈出来,孔凌便追了出来,在康馨的带领下在古镇里转了起来,这个季节的游客不多,加之又是一个阴天,看着有几分冷清,配着街边的老建筑。倒是也应景,有一种孤凉的沧桑感。
不过这里的老建筑明显修复过了。虽然旧却一点也不破,而且这里的配套设施明显也比金珠上周去的那个古镇强,商业化气息也更浓,街边的房子不是餐馆就是客栈,再或就是茶馆、酒吧、歌厅、戏院等,街头隔个十来米总能有一个抡着大木槌子做各种糖糕的摊位。
金珠是带着任务来的,拍了不少照片,当然也品尝了下所谓的当地小吃,晚饭是在河边的一家烧烤店吃的,aa制,几个人要了一只烤羊腿,然后坐在靠窗户的位置,一边吃一边看着窗外的河景以及对岸的风景。
夜色渐渐降临了,河岸两边的灯笼渐渐亮了起来,就连河里的乌篷船也挂上了自家标志的灯笼,颇有点桨声灯里的秦淮河的意味。
五个人从烧烤店出来,正好旁边有一家茶楼,吃了半天烤肉,大家都觉得有些油腻腻的,正好想喝点茶解解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