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分解



  闻言,几人的精神立刻振奋了起来。

  “怎么做?”程知勿问道。

  “我早些年是学油藏勘探的,对地质学有一定的研究。”余渺顿了顿,他似乎有一种知识分子独特的交流困难症,说话总喜欢在奇怪的地方打下一个让人难以忽略的顿号,这一点和余小小有很高的相似度。随后他接着说,“地层的知识我就不过多阐述了,讲了你们也听不太明白,总之在地质学的勘探领域,地质断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考证岩体或地层归属的手段之一,通过对已有样本的物质分析,可以大致判断出其所属的地层时期,再结合发掘地的地质变迁状况,便能在一定范围内找出样本的来源。”

  余渺的话不是很难懂,但一连串的专业术语让非专业人士听得有些云里雾里,程知勿捋了会儿逻辑之后明白了余渺的意思:简单来说,这些破碎的石板有自己的特征,就像DNA一样深深刻在底层的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就可以给它“认祖归宗”,找到符合这些特征的地区。

  按理说这样的地区在古山海中会有很多,但是考虑到当时人口流动效率低,交通环境极其不方便,所以石板的来源距离地穴部族一定不可能太过遥远,在大范围被缩小后,符合的区域就不会太多,甚至可能只有那么零星的一两个了。

  “可是有一个难题:我已经脱离地质勘探行业很久了,手里也没有专业的设备。”余渺一摊手,脸上尽是无奈,仿佛难为无米之炊的巧妇,“而且那些石板没办法带出来,我也没办法进去。”

  余渺的无奈没有影响程知勿的判断,他直接看向了郝昭,要说专业设备的话,这个身怀哆啦A梦同款四维空间口袋的家伙一定是有办法的。

  果然,郝昭开口了:“我能提供一套炼金术师使用的分解仪,不知道能不能满足你的要求。”

  “能记录吗?”

  “可以。”

  “没问题,那就麻烦程知勿再进去一趟了。”

  程知勿耸耸肩,他是这里唯一一个能够自如出入地穴坑道的人,这种事他责无旁贷,反正草绳也不需要他来编。

  趁着余渺和方代巧再次编织起草绳的间隙,郝昭将那套分解仪拿了出来,把使用方法教给了程知勿。

  那是装在橡木盒中的几只玻璃制成的烧杯、试管和酒精灯,以及一些辅助用的零部件,它们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实验室用具,但其实它们在专业的炼金术师手中能绽放出极其耀目的光彩,不仅能大幅提高冶炼效率及浓度,在药剂学上也有很不错的功效。

  准备好一切之后,程知勿又回到了地穴之中,他按照郝昭教给他的方法从石板的边沿剥离下了一些片状的石头,然后把这些片状的石头敲碎成渣,扔进了烧杯中。随后他点燃了酒精灯,溢出的火焰很快便将整个烧杯加热到了特殊的状态中,烧杯里开始凭空生成某种液体,那液体呈淡淡的黄绿色,石头碎屑被浸泡在这种液体中随着气泡的升腾而不断翻滚。

  没多会儿,所有的石头碎屑都像是被强酸腐蚀一般滋滋地溶入了那黄绿色的液体里面。

  静待所有固体沉积物全都溶解之后,程知勿熄灭了酒精灯,把烧杯中渐渐冷却下来的黄绿色液体倒了一部分到试管里去,他一手握着试管的中部,一手轻轻摁住顶端的软木塞,开始有规律地晃动了起来。

  这一步是人工离心分层,随着他的晃动,黄绿色的液体中很快便涌现并分离出的别的色彩,它们分别从下到上占据了一个液层,液层与液层之间的界面呈现出油膜似的分隔感,使得它们不会因程知勿停止晃动而再次融合到一起去。

  那试管中像是装了一整支彩虹,甚至比彩虹还要缤纷斑斓,程知勿见继续摇晃也没了反应,便掏出手机把试管的模样拍了下来。

  随后,他清理了现场,试管中的液体是没办法被他用火焰瞬身带出去的,只能倾倒在地穴之中。

  做完这一切,程知勿带着那一套分解仪顺着草绳点燃的火焰离开了地穴。

  外面,余渺抱着郝昭给他的那本快有三十厘米厚的分解仪操作结果及详细数据的说明书看得头都要大了,里面大多是炼金术的内容,和他要看的岩石成分关系疏远,他需要从庞杂的信息里提炼出自己用得着的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