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四爷



    冬日的夜风总是肆无忌惮,幕府外的红色灯笼吹得摇摇晃晃。

    李小娘坐在茶几子旁边,趁着滚热的水给元氏泡了一杯热茶。

    “我就不喜欢那些劳什子做茶,想当年在老家的时候渴了端起杯子就喝,还做茶?浪费的不是日子,是钱。生意场上哪有空闲去做这些做派,还是你对我胃口,到底是一个老家出来的。”元氏端起杯子嗦了一口,烫得一哆嗦。

    但心里还是无比畅快。

    李小娘笑了笑,要不是一个老家出来的,她如何进得了穆未的帐篷。

    元氏舒了一口气:“我儿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这种做茶作诗的女子,还非那个短命娘不娶。娶回来啊,我的心哟,天天猫抓似的。每日不是吟诗就是作画,一点用处都没有。到死也没有留个儿子,留下两个赔钱货。”

    李小娘忙抓住话头:“两位姑娘也不小了,可以寻门亲事了。”

    她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这两个姑娘出嫁得越早她便能做主得越早。

    眼前这个老太婆不足为惧,就是一个老糊涂。

    就是这两个姑娘,实在不好对付。

    只有早日嫁了……

    元氏一声叹息打断了她的如意算盘。

    “哪有那么容易?我们穆家看上去是个二品,但这宜州城里的哪几个看得上我们这种武将之家。”她闭口不谈自己年轻时做出的蠢事成为宜州官员夫人的笑柄:“那个疯疯癫癫的老二,全宜州都知道她是个扫把星,哪个敢娶?加上你夫婿又不在家,常年驻守在外,我一个老婆子难不成还腆着脸去求人家来提亲?”

    “哎呀,这有何难?嫁远点不就得了,老太太你老家就没有合适的郎君?”李小娘剥了个橘子,一瓣一瓣的连皮带筋的剔干净才递给元氏。

    “这……”元氏想起来那被砍掉半边的桂花树,只觉得脸疼,捂着半边脸:“这橘子真酸。”

    把穆芩芩寄养都不愿意何况嫁过去。

    李小娘看穿了她的心思:“将军一个男人懂什么婚姻大事,您看,京城上上下下谁不知道二姑娘底细,又有何人敢娶。她这个名声也会拖累大姑娘,照我看,把她们嫁到业县看上去是下嫁,但将军的官职在这,又有谁敢欺负我们家两个姑娘。”

    “业县又远,这边的风言风语传不过去,又有谁知道二姑娘是个什么人?寻的时候就寻个好的,也不算亏待她们不。”李小娘尝了一口橘子,甜得如蜜似的。

    “况且……”李小娘瞄了一眼元氏:“嫁妆也可以少点,毕竟我们有两个姑娘………这京城十里红妆的规矩实在太多……”

    元氏耳朵一动,嫁妆。

    是啊,这嫁妆可都是白花花的钱,真金白银!

    “老太太您老家人少有走动,要不我去寻寻?我有个侄子那也是八百乡里的秀才,一表人才,配大姑娘也是很好的。我看大姑娘也喜欢这诗啊词啊,合适得很。”李小娘看着老太太心里有些动,趁热打铁。

    “您也不要有顾虑,这样吧,我明日去信喊他来一趟,让他送些乡货,您且瞧一瞧。正好,大姑娘二姑娘也可以瞧一瞧,说不定情投意合呢?”李小娘该说的话也说了,也并不想等元氏回答,就已经起身:“就这么定了吧,老夫人早些休息。”

    “哎……”元氏还在桌前愣神李小娘已经出了房门。

    宜州是兵门之地,是卫国的中心。这里从不缺似锦繁华,即便是暮鼓墨空之后,依然有地方是红烛蔓夜,歌舞升平。

    一个年轻男子盘腿坐在木几前,漫不经心的喝着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