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前奏(二合一)



  第118章 前奏(二合一)

  “也就是说,为了自己,恰好为国,是么?”

  吴钩平静地看着面前的男人,目光不动。

  “你要这么说,也行吧。报纸上的文人动笔杆子骂我,我不在乎,但一听到别人把我形容得很伟大,是个救国殉道者之类的,我就觉得起一身鸡皮疙瘩。”

 >  “这天底下,你说有无缝的地方么?”

  “能否细讲,对我有用。”

  “他姜沐霖来江松,连自己带徒弟,一共就那么大几个人。偌大一个国术馆,看门得有人吧,管账得有人吧,做饭烧水打扫卫生得有人吧。是,每件事都不难,但不可能全都自己人做,总要有外人的,哪里有雇佣,哪里就有漏洞——看你这样子,明显是自己早就想到了吧,还要我讲什么。”

  “问一下,就怕不是这个答案,保险一点。”

  “嘿,不送啊。”

  “慢走。”

  目送着曹用的背影消失在门外边,吴钩的脸色一瞬间阴了下来。

  曹用能轻松混进国术馆里看六擂,那别人呢?  虽然事态火燎,他心里却也冷静得吓人,深知在这人心叵测的年代,能够混出些名堂来的人都不是傻子。

  刘明烨早年走水运时就一身匪气,是个少见的莽夫,而老虎灶那几人组虽然坏事做了不少,但素养也不高,脑袋里头那点智商也确实不够吴钩看的。

  相比起来,贾书文的行事风格看着就比那姓刘的稳当不少,至少不可能因为一句话,第二天就抄家伙跟人干上。

  而霍见锋更不会是发梢,搔得脑门生痒。

  和他们作了一样姿态的还有不少人,更多没抢上板凳的甘愿站着,目光指着同一个方向。

  不远处是两个小推车,上头挂着几人臂宽的一层窗影,油灯点起,光影交错、白幕透亮。

  一左一右两个二尺有余的人相剪影囫囵上场,伴着马车、兵器之类的道具,后头锣鼓声起,跟着响亮的,是三两句混着山歌和苏滩调的皮影腔。

  “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制乐传入百姓家。”

  这开场白说完,窗影上演的,刚巧就是景帝当年七王之乱,战场见兵戈,寒光吊剑影。铿锵过后终见天明,盛世到来。

  白幕之上,成串钱影倒挂,谷仓粮不少,但素养也不高,脑袋里头那点智商也确实不够吴钩看的。

  相比起来,贾书文的行事风格看着就比那姓刘的稳当不少,至少不可能因为一句话,第二天就抄家伙跟人干上。

  而霍见锋更不会是个简单的人物,想要在江松混乱的地下社会中混出名堂,光有武力并不够,除非这武力足够他绝临众人。

  最重要的是,同样的计策再用一次,别人的目光第一时间多半不再是盯着对方,而是是看向自己这幕后一般,但街头寻乐的好事者不在少数,大街上攒动的人头遮住火光,从上方遥遥看过去,好似一片起伏不定的深色海浪。

  吴钩和刘疏影两人靠着路牙子,一人一把木头凉凳,手里握个竹草编的破纸扇,清风推动发梢,搔得脑门生痒。

  和他们作了一样姿态的还有不少人,更多没抢上板凳的甘愿站着,目光指着同一个方向。

  不远处是两个小推车,上头挂着几人臂宽的一层窗影,油灯点起,光影交错、白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制乐传入百姓家。”

  这开场白说完,窗影上演的,刚巧就是景帝当年七王之乱,战场见兵戈,寒光吊剑影。铿锵过后终见天明,盛世到来。

  白幕之上,成串钱影倒挂,谷仓粮食堆成小山,看得四下里一众平民心驰神往。

  “好时代啊。”

  “你看看,这才是真英雄。”

  “是啊,什么叫英雄,能让老子吃饱饭的就叫英雄。”

  “.”

  一旁的刘疏影听在耳中,脸上却是嗤之以鼻,喃喃自语道:“前朝亡后,天下疲敝,百废待兴。那文景两帝要么休养生息,要么再亡一朝,别无选择。时势造的,算什么英雄。”….

    “那疏影你觉得,谁是英雄?”吴钩瞥过一眼,颇有兴趣地问。

  “当朝不论,过往两千年,那文景之后的另一位武皇帝不就是英雄?英雄造时势,驱胡虏,收故土,大一统合,脾益千年,这份魄力不是谁都能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