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善后事宜-第2/3页



        “什么意思,大王?”

        “想想当年的勾践……”朱拓眯了眯眼,沉思了半晌,然后又哑然失笑道:“不过这家伙太拿自己当回事了,哈哈,本王又不是吴王夫差。”

        “他要是没有异心还好,大家其乐融融,本王也不伤害蒙古,慢慢将蒙古融入到咱们大明。要是真有异心,蒙古就快速被咱们大明收了。”

        癸卯年庚申月丁卯日。

        大明与蒙古马哈木部签订停战协议,马哈木部向大明称臣,随后,双方承诺的那笔赔偿物资,陆续抵达太原城。

        太原城的百姓欢腾一片。

        他们没想到,朱拓不但击败了蒙古部落,甚至还逼他们签下了协议。

        一时间,朱拓的名声再次大涨,在晋地隐隐有只知肃王,不知朝廷的说法。

        此后,朱拓对于这批物资也做出了安排。

        将牛羊分给下面的县府,让县令代为保管,如果有百姓要用这些牛耕地,需缴纳一定的费用。

        这些费用很低,主要是用于平时饲养耕牛。

        另外,朱拓也约谈了晋地的商人,在朱拓看来,晋地要想富裕,仅仅靠种地是不行的,因为晋地土地贫瘠,种地的收成很低。

        这也就导致了,在陕甘宁和晋地,百姓普遍过得很苦,甚至还出现了大规模的逃籍事件。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朱拓想了两个法子,一个就是挖煤。随着煤在大明的广泛应用,这些煤矿就是一个个的聚宝盆。

        另外一个法子,就是和蒙古通商。

        可以想象,通商能给晋地带来多大的利润,那些晋商们在得到消息后,恐怕立刻就会驱使着家中的马屁和骆驼,去草原贩卖大明货物。

        同时,蒙古的牛羊马匹,也会流入到晋地,来让晋地的百姓生活慢慢好转。

        无商不富!

        朱拓目前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给这些商人制定条条框框,就比如说,从商者,需持有商籍,从此不得买卖土地。

        这也是为了防止商人有了钱财,会大肆吞并土地的事情发生。

        朱拓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大致思路,具体做法就全交给了姚广孝。

        姚广孝不愧是个狼人,这种复杂的事情做起来竟然也是井井有条,没有出丝毫差错,仅仅用了三日时间,就把限制商人的规章制度给拟出来了。

        朱拓看着姚广孝的黑眼圈,于心不忍,大手一挥儿,他身边的郎中从三个增加到了八个。

        “广孝啊,以后少熬夜啊,不然容易猝死啊!”朱拓亲切的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你要是猝死了,本王会很伤心的!”

        “大王交给贫僧如此重任,贫僧倘若不尽心尽力,岂不是辜负了大王的信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