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一章 长江口-第2/3页



        浙江巡抚黄宗汉想要去找宁波的洋人帮忙,没等他到宁波港,卓一清自己主动带兵送上门来了。

        她下令对宁波港发动了进攻,在击沉了三艘洋船,缴获了五艘洋船之后,扬长而去。

        自此之后整个浙江沿海纳入了第二舰队的日常巡逻范围,洋人商船被抓到之后一律击沉或者俘虏。

        中国商船只有获得了第二舰队的通行证之后才能通行。

        这通行证自然不是免费的。

        此时太平军正在东征,黄宗汉只能将重心放在湖州,防止太平军进入浙江,对沿海地区,他只能重新拾取海禁的政策。

        此时浙江的人口已经有几千万,比满清建国的时候翻了七八倍,这次实行海禁,很显然比满清入关的时候要难得多。

        而护卫军正好趁此机会在浙江沿海大量招募沿海百姓。

        靠近海边的百姓纷纷乘坐渔船逃到舟山。

        董良专门让人运送粮食到舟山群岛,对那些投靠的百姓妥善安置。

        他没有想到,海禁对沿海百姓的伤害那么大,短短时间内在舟山群岛就聚集了上百万百姓,就连东番岛都安置不下,董良不得不给他们找新的安置点。

        这促使了董良将目光投向南洋地区。

        这些都是后话,此时卓一清正在执行董良的淮海战略。

        “噔噔噔……”

        卓一清的身后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卓一清不用回头就知道这是自己的副将曾泰。

        “司令,前面就是横沙岛了,我们走北水道还是南水道?”曾泰问道。

        走北水道的话就是直接到达崇明县城,而走南水道的话,就要经过吴淞炮台。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这里就曾经被英国人攻破过,不过炮台上的清军抵抗的非常英勇。

        战后,这座炮台得到了重建,不过位置有了一些变化,因为英国人在上海通商,他们要进入上海就要通过黄浦江。

        因此炮台主要攻击的方向变成长江,在黄浦江一侧的炮台则被拆除。

        很明显,就是黄浦江向东,洋船可以自由通行,清军不再设防,但是洋人战船也不能随便进一步深入长江口,这是满清朝廷给自己立的牌坊,盖的遮羞布。

        “我们直接从长兴岛北侧去崇明县城,先完成我们的战略目标,然后再去震慑一下长江水师,到时候我们就能够站住脚跟了。”

        曾泰有些失望,洋人的船一般都是走的南水道,曾泰对吴淞炮台没有兴趣,但是他对欺负洋人非常感兴趣。

        最近一段时间,第二舰队俘获的洋人商船已经有数十艘,这些船都移交给了运输队。

        董良的手中现在已经有了一支规模不小的海上运输船队,这支船队包括数十艘洋船组成的远洋运输队,还有上百艘中式帆船组成的近海运输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