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两个‘人才’-第2/3页



    “是一张欠揍的脸,越看越觉得这个笑容恶心!”

    资料上显示,卡斯泰兰公司已经于一周前破产清算,宣布倒闭,原因是资金链断裂。

    但更在这之前,大卫就以这套商业模式,运营卡斯泰兰公司长达四年之久,本人更是早就赚取了几十亿,现在已经到夏威夷享受生活去了。

    想不明白,亚瑟索性将资料丢在一旁,开始研究麦琪。

    这是个女人,很厉害的女人,至少在股市上很厉害。

    大卫离开华尔街后,麦琪创办自己的金融基金,斯特里普基金。

    麦琪作为大卫的门徒,斯特里普基金延续了他的高杠杆投资风格,甚至投资策略更为激进。

    通过激进的投资策略,斯特里普基金资产倍增率呈指数飙升,迅速从数百万美元,增长到十几亿美元,只用了四年时间。

    四年?这个关键词亚瑟十几分钟前在哪里看到过。

    他抓过大卫的资料,快速翻找。

    就在卡斯泰兰公司成立第四年,大卫经历了创业以来第一次危机。

    为卡斯泰兰资金来源做担保的保险公司突然撤离,让大卫焦头烂额,卡斯泰兰公司差点轰然坍塌。

    如果不是有另一家保险公司接盘,卡斯泰兰已经提前两年倒闭,而且大卫还会惹上官司,大半辈子都要在监狱度过。

    “所以……这资金来源呢?到底来源什么地方?真就无源之水了?”

    念头不通达,头皮想的发麻。

    亚瑟继续往下研究。

    1971年,纽交所股市一片大好,股票收益飙升,麦琪这个女人愈发大胆。

    她瞄上一种新鲜玩法,总收益互换。

    总收益互换是证券交易的衍生产品,不可被证券化,不能在证券交易市场上交易。

    但总收益互换自有其好处。

    它可以用较少的保证金,获得数倍借代资金追加到原有投资资金上,即获得数倍杠杆。

    同时,总收益互换不能被证券化,也就不存在实际持有者。

    但作为产品,有买有卖,怎么可能不存在持有者?只不过是不用向证监会报告持有罢了。

    嗯,大概可以理解为匿名持仓。

    也就是说,参与总收益互换的人,交易动向完全不受监管。

    好处大大的有,斯特里普基金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和多家银行签了借代投资总收益互换业务。

    这些银行包括多家巨头,还有HISB华尔街投资业务部。

    其中,HISB华尔街投资业务部,给斯特里普基金开出10倍杠杆,这比三巨头之一摩根大通翻倍还高。

    亚瑟眯起眼,差点兴奋的喊出来。

    “不容易啊,总算看到好莱坞投储银行的名字啦。”

    “泰叔叔果然没说错,10倍杠杆,银行高层是都疯了……按照麦琪的本金十几亿美元,好莱坞投储银行这是借了一百多亿出去?”

    果不其然,高杠杆带来的高风险,必然导致墨菲效应的发生。

    斯特里普基金爆仓了,麦琪迅速跑路,摩根大通这等巨头也快速反应过来,将几十亿持仓抛售出去。

    市场很快发现不对。

    等HISB华尔街投资业务部抛售持仓时,已经没有人愿意接盘。

    “呵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