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大手笔,四大工厂同步奠基-第3/4页



    “确实如此,南山集团的发展道路,不是其他企业可以模仿的,实在是太逆天了。”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都可以作为华夏经济发展的一个经典案例了。”

    “如果这一次南山半导体能够顺利的打破国内芯片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的话,那么南山集团就真的可以封神了。”

    “去年的时候,芯片已经超过了原油,成为华夏最大的进口商品。”

    “这里面蕴含的商业风险还是挺大的,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如此。”

    梁传庆的眼光自然也是不差的,能够理解芯片产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这一次比亚迪投入重金跟南山半导体合资修建晶圆厂,他也算是在背后推动了一把。

    要不然比亚迪内部的反对声音,也是不少的。

    毕竟每年就挣二十来个亿,还要用来投资代工、电池、汽车等各种业务。

    现在一个晶圆厂就要花掉30个亿,那还了得?

    最关键的是这30个亿也许只是一个开始,谁知道后面还有没有60个亿的项目等着他们?

    对于这些反对声音,哪怕是王福的权威很高,也是有点头疼的。

    好在也不是没有人支持这个项目,大家你来我往的辩论了一把。

    最终还是支持的阵营赢得了胜利。

    要不然就没有今天这个奠基仪式了。

    “我们的汽车上需要使用芯片的零件,今后只要南山汽车零部件可以生产,我们就找他们去购买。”

    “南山半导体能不能顺利的把国内车规级芯片都给搞国产,我们就拭目以待。”

    “只要他们敢用自己生产的芯片,我们就敢装在车上去。”

    对于王福来说,这个支持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

    相当于比亚迪汽车成为了国产芯片的第一批使用者。

    这也是需要一些魄力的。

    比亚迪这个半路出家的半导体行业人士都对这个晶圆厂的修建有那么大的反应,华威这些原本就是经常跟半导体行业接触的人,感触就更深了。

    “徐总,南山半导体这是大手笔啊,四大工厂同步奠基。”

    “跟比亚迪的合作项目,据说总投资60个亿人民币,跟我们合作的这个项目是80个亿。”

    “而他们自己投资的两个项目,一个是生产12英寸晶圆的,投资达到了120个亿。”

    “另外一个月产10万片8英寸晶圆的工厂,投资也是达到了100亿。”

    “哪怕是有两个工厂是合资的,最终南山半导体也是需要拿出290个亿的资金出来。”

    “曹总的魄力还真是非常大啊。”

    连志田很是感慨的看着华威海思和南山半导体合作的这个晶圆厂的规划图,心中感慨万千。

    华威之前是没有打算自己修建晶圆厂的,现在能够答应跟南山半导体合作,这个转变力度有多大,连志田绝对比大部分人要清楚。

    要想让一个企业改变自己的发展战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曹总确实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

    “不过我倒是有点好奇了,去年南山集团到底挣了多少钱。”

    徐军倒不是单纯的八卦,而是想要结合南山集团的盈利能力来进一步判断今后双方的合作关系。

    毕竟合作对手如果实力很弱的话,肯定会对合作项目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