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出口暴涨,电动公交车意外火了-第5/6页
    
    那些地方在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客车上面的布局,还没有赶上南山羊城商用车。
    再加上南山集团在海外的影响力,到时候让公司的客车产品变得热销,完全是值得期待的。
    “没问题啊,确实是可以成立一个国际业务部,在海外推销我们的电动客车。”
    “并且我们可以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大家更加有积极性的去推销公司的产品。”
    “与此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海外的客车展,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优秀产品。”
    “到时候打开局面之后,有些订单自己就会开始主动的找上门。”
    对于拓展国际市场,曹阳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这种昂贵的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客车,在国内虽然可以依靠政策去推广,但是终归是消耗人情和资源的事情。
    如果可以依靠海外市场的热销,让南山羊城商用车的发展进入到正轨之中,从而侧面吸引国内的企业主动的去购买电动客车,这自然是更好的一个方案。
    而仿佛是为了验证曹阳和张家齐的对话,在东瀛找南山羊城商用车订购了100辆电动公交车之后,欧洲那边一下也来了好几个订单,加起来的数量也突破了100辆。
    这一下,新闻报道就更加热闹了。
    不管是汽车之家还是网易汽车等其他专业汽车媒体,都很是积极的报道了这个现象。
    这个情况,自然也是引起了有心人的反应。
    “何总,南山羊城商用车从今年开始进军电动客车和电动公交车市场,目前已经获得了羊城等数百辆公交车订单和东瀛、欧洲等地几百辆出口订单。”
    “他们的产品基本上都是100万人民币以上的电动车,切入点很是特别,完全就避开了我们的竞争。”
    “我觉得公司下一步也有必要尽快的推出更加有竞争力的电动车出来才行。”
    作为国内最大的客车企业宇通的销售部部长,谢辉的个人能力还是很厉害的,商业嗅觉也很是敏锐。
    宇通能够走到今天的规模,他也是功不可没的。
    不过这段时间他却是隐约的感受到了南山羊城商用车给公司带来的威胁。
    电动公交车这是受到了政策支持的一个市场,各地在搞的示范工程,基本上也都是冲着电动公交车而去。
    但是其他企业的电动公交车产品,跟南山羊城商用车的一比,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谢辉对此也是很清楚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感到焦虑。
    “我也看到新闻报道了,这个情况确实是让人感到意外。”
    “各地的电动公交车,原本我觉得只是小打小闹,我们也是生产了几十台的样车,基本上就没有继续扩大的意思了。”
    “一辆电动车生产出来,成本就去到了几百万,根本就没有市场。”
    “要不是有一定的政策补贴,我们这几十台电动车都要亏掉公司一大笔钱。”
    已经开始上量的南山羊城商用车的电动公交车都要卖两百多万人民币一辆,其他量很小的企业,生产成本就更高了。
    毕竟不管是电池还是电机等零件,如果没有数量支持的话,单单设备折旧费用、模具摊销费用,就可以让你的成本变得非常吓人。
    毕竟,单单一个电池包的壳体,它的模具、夹具、检具的投资金额却去到了几千万人民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