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新的对手,鹿死谁手?
    
    高铁是值得华夏人骄傲的一张名片。
    华夏可以建造世界上领先的高速列车和高速铁路网,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媲美华夏所建造的如此安全、高效并覆盖广泛的高铁网络。
    但支撑高铁机车运行的轴承却受到国外的限制,长期依赖进口。
    这让不少外行的人都好奇高铁轴承的难度到底有多大,技术突破为什么困难重重。
    技术落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少人才。
    原来高等院校里、工科院校里有轴承专业,现在并到其他专业里面,专业人才培养少了,技术跟不上去理所当然。
    当然了,起步晚基础薄弱,海外实施技术封锁,这也是一直没能攻克高端轴承的重要原因。
    高铁轴承的制造涉及的学科广泛,舍弗勒等轴承巨头不管是从热处理技术,还是密封润滑技术都是很翘楚。
    而往往是高端的技术才是拥有高端产业的关键。
    这也是国外的高铁轴承在使用寿命、精度和震动以及可靠性方面远远优于华夏的原因。
    好钢才能生产出好轴承。
    高端轴承所需的材料轴承钢、高碳钢,含碳一般是1%,含铬达1.5%,要求很纯净、杂质少、还有均匀性,里面的结晶的直径、粒度均匀要求都非常高。
    华夏虽然能够生产出来轴承所需的钢,但是确实还有一些缺陷。
    哪怕是南山特殊钢,之前也没有涉及到高铁轴承这个领域。
    除此之外,高铁轴承一直没有实现国产化,还有加工所用的设备和工具不行的原因。
    国内轴承厂家的生产设备精度不是很高。
    比如机床,其抗振性较差,并且砂轮,研磨盘,冷却液和工艺参数也都存在问题。
    而国外的生产设备智能工具、高档数控机床却没有这些方面的问题。
    偏偏这方面是南山集团的强项,基本上已经算是追上了国际同行。
    甚至在一些细分领域已经超越了同行。
    这种情况下,南山集团自然是最有可能实现高铁轴承国产化的厂家。
    但是在商言商,曹阳不想给别人做嫁衣裳。
    要是到时候南山集团研发出来了高铁轴承,南车集团却要求进行技术转让什么的。
    甚至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给曹阳施加压力,这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我研发出来的产品,钱就要我来挣。
    顶多就是舍弗勒这些厂家一个轴承挣十倍的利润,我只挣两三倍。
    这样也算是双赢了。
    直接要求成本价供货也好,转让技术也好,肯定都是不行的。
    并且只要我能做了,价格还有优势,你就要把大部分的订单都给我。
    要不然南山投入那么多的资源去研发,真的是为爱发电吗?
    “曹总,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只要南山集团真的研发出来媲美进口轴承的高铁轴承,那么以后的进口订单都会交给你们来做。”
    “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找人家进口。”
    聂建是清楚高铁轴承的研发投入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的投资很多。
    轴承钢、测试设备、轴承生产设备……
    这些都是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的。
    这要是钱花出去了,产品也出来了,市场却是没有拿到,那肯定不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