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学夷
许学夷(1563年~1633年),字伯清,南直隶常州府江阴县北门(今江苏省江阴市澄江街道)人,明朝文学家。
许学夷自幼生长在一个诗礼相传的家庭,学习勤奋,读书写诗。早厌弃帖括,惟文史是好。自小能诗,论诗三百首,辨其源流,析其正变。
崇祯元年(1628年)为纪念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在抗倭中殉难的江阴知县钱錞,知县吴鼎泰重修祠堂,许学夷写信颂扬钱錞及其他义士的事迹,并“编刻钱忠愍事实”。
崇祯六年(1633)与沈鹜、邱维贤、徐益等二十二人结沧州社,是江阴诗社领袖。
无锡的东林党人顾宪成为召集人才,曾来江阴与许学夷会面,许学夷婉言拒绝赴东林,不去参与变幻莫测的政治生活。许学夷在精神上一直保持追求,宁愿受饥寒困扰,也不愿卷入俗尘。一生隐居家乡,未应科举考试,为他侄女婿徐霞客远游考察名山大川指点了迷津。
他为人高洁自爱,酷爱文史。曾删辑《左传》、《国语》、《国策》、《史记》等书,论诗方面自《诗经》以后,都各有史证。著有《许山人诗集》、《许伯清诗稿》、《诗源辩体》等。与邱维贤编《澄江诗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