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萧明-第3/4页



    林烁倒是轻松,他最大的任务就是护卫好沉述的安全,这些事情知道就行了。

    萧明前几日才从老家回京,是以才在沉述这里知道了晋王之事还牵扯到了荆州刺史梁山月。先前沉述出京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当时想着两位皇子同行,还有行人司司长木非竹的两个亲徒弟护卫,办的还是皇族之人的事情,想必不会有太大问题。

    一来晋王气势败落,潜逃出京,实力已经去了大半,二来听说木非竹的两个亲徒弟实力很强,两人无论武艺还是心机,朝臣都略有所闻其优秀,而这次正是竞争下一任司长位置的绝佳机会,有如此人手,沉述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萧明这才回乡祭祖。

    现在萧明听说了其中的行事曲折,倒是颇为担心沉述的身体状况。堂堂皇子,被迫从陪都白河城回京,已经代表了当时情况之紧急,还有现在的江南道灾民一事,足以见地方上土豪势力的嚣张。

    更重要的是,此次是宁章帝第一次,在前朝群臣面前分派给成年皇子政事,也算是为两位皇子进入朝堂铺路。

    不料结果如此不尽人意,本来宁章帝就不喜皇子参加朝政,这次劝降晋王就是群臣向宁章帝施压,才让宁章帝放开了对两位成年皇子的控制,这件事以后,怕是朝臣们再想要皇子参加朝政有所作为,都会重新掂量一下事态了。

    虽然朝臣们也从各种渠道听说了两位皇子同在明章殿为皇上分忧,也参与过一些政事的讨论和办理,还有太常寺有关皇族的事情也在接手。两位皇子办事能力也很强,但是不能参与前朝议政,始终是名不正言不顺,皇子已成年,接触不到前朝,很令人担忧。

    在书房里细细商量到下午饭点,沉述吩咐萧明和林烁留下了用膳,之后萧明才出了宫门,回去了京中萧家。

    林烁和往常一样,留下来卫阳宫值班。

    在处理梁氏一族的案件中,萧家关于沉述的隐秘心思略去不谈,萧明倒是兢兢业业地好好工作了。

    而简裕年作为和皇族沾亲带故的人,许是看他有着整个大理寺都赞扬的笔录能力,也由一开始的协同工作,发展为了主要协理人员。事关晋王余孽,先是由禁军的人去了江南道和荆州捉拿归案,将所有死士都捉拿归案。前荆州刺史梁山月也被禁军缉拿归京,顺路带了二皇子写了的认错书送给京中,他自言身上有伤又心思郁结,身上迟迟不好,在信中向皇上苦苦哀求从轻发落,皇帝倒是允了他在淡江城养好身体再回来。

    简裕年确实很“书呆子",和萧明共事之时,一板一眼的做事让萧明很是不适应。但是简裕年做事认真,萧明倒也佩服。萧明行事偏向“奇兵诡谲”,在他看来,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他是逮着梁氏核心族人问话,在他看来,办事之人不用花费太多心思。但是简裕年不同,他讲究“有理有据”,梁氏一族很多参与淡江城事件的人,哪怕是依附梁氏一族的闲人,也被他翻来覆去的问,有关几个无足轻重的小事,也要问来问去。两人虽然工作作风不一样,但总归是在大理寺初露锋芒,是值得长官培养的人才。

    皇帝亲口发话,在皇子养好伤之前停下选妃事宜,上官皇后莫敢不从,于是宜春郡主也随令行事。

    京中热热闹闹的赏荷宴就这么慢慢地没了声响。

    炎热的夏天很快就过去了,在卫阳宫养伤的日子很是悠闲,有时竟让人生出了“度日如年”之感,江柯玉托了寒秋问沉述何时能回随州,沉述说,等大理寺了结了晋王之事就把她送回随州。

    作为证人之一,江柯玉也受了几次问话。有两次她还见到了在旁边做笔录的简裕年,见到对方平安,具是相视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