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后-第2/3页
为了楚王的夺嫡大计,宜春郡主的父亲信王去世,而信王妃一向身体不好,所以有段时间沉窈窈是在楚王府生活的,她能理解上官皇后对大皇子的拳拳之心。
皇伯母一直是严格教养大皇子,读书写字都是找了学识优秀的大儒教养,上官氏家族武将出身,就让当时的威远候上官益教养大皇子的骑马射箭,大皇子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传出文武双全的名声。
但据沉窈窈观察,皇上对大皇子的态度很是奇怪,有段时间二皇子功课不好常常被萧大儒罚站罚背书,大皇子表现优异,可是皇上总会找了理由责罚大皇子,也去抄书或者去安宁寺静心。那段时间楚王府氛围奇怪,府里都有流言说是皇上不喜大皇子和上官皇后,有意于二皇子和露华夫人,但是一旦大皇子表现没有二皇子好,那皇上更是会大怒。
有次大皇子背书背得不好,比不过二皇子,皇上更是气急了亲手上阵狠狠打了大皇子一顿。
因为着这些事情,沉窈窈一直觉得自己的皇伯父是个让人难以捉摸的人,记得后来她不小心偷听到上官皇后和奶嬷嬷的哭泣,“他心大了,看不起我这个楚王妃了。上官氏在他眼里不过是给鲁氏铺路的棋子罢了!”
“老奴要劝您一句,楚王爷如今先是王爷,再是夫君…"
沉窈窈当时年纪小,还不懂上官家的奶嬷嬷那句话的意思,想不通她才一直想着,后来一直到楚王荣登大宝,号宁章帝。
看着丹陛上神采飞扬仿佛年轻了十几岁的皇上,她才明白那句话,是先有国礼,才有家礼。
从此之后,沉窈窈把皇上当作皇上,表哥表弟们当作皇子,自己不过是宗室女,和封王在外的沉氏族人并无不同。而赖于她的自知之明,从不僭越,皇上对她倒是很满意,恩赏荣宠不断。
宜春郡主有感于皇威难测,这次思考了许久才下定决心帮忙。
虽说露华夫人恩宠数年,膝下有亲生的二皇子,但鲁家近年却是势力渐渐变小,从原先的“萧鲁二氏”变成了“萧大鲁小”。更况论上官家族军威之大,立朝之时不过是家臣中的军队,处境低微,但是经过数代人精心经营,守边四十余年,在军队之中拉拢高级将领无数,上官家子弟也以骑射本事而闻名朝中。
上官皇后虽恩宠少,但是为人极为聪明,自从入主中宫,就一直执掌六宫,从无过错。中宫皇后,一个稳字,皇后是立住立牢了的。
于是宜春郡主决定入宫,告诉皇后关于大皇子的事情。
果然如她所料,上官皇后看到她拿出的龙纹玉佩和小桃,脸色不变,但却是尽数遣散宫人,只留下寥寥数人。尽显对后宫的掌握。
待到小桃说出他们经历之事后,沉窈窈第一次在这位皇后身上看到了上位者的凌厉姿态。
唯一的成年皇子遇袭,上官家族鞭长莫及,当时殿中气氛凝滞,如此高压氛围,皇后却依然姿态不变,语调沉稳的问她小桃所说之言。如此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涵养,令沉窈窈佩服。
而后上官皇后又是快言快语地问她有何解决之法,她犹豫片刻之后提出了方法,此时,若宫中传出皇子选妃的消息,那么后宫和前朝都会被吸引住目光,皇上也不会苛责皇后不待皇子归来就选妃,最多会觉得皇后手伸长了,于他们一方力求遮掩的目的正正好。
皇后稍微思杵片刻就赞同了她的想法,还吩咐润月姑姑为她所用,此事有润月在,露华夫人只会觉得皇后是真心选妃,而想不到其他。
上官皇后大度,让她全权负责此事,显得自己是真心选妃,皎兮宫露华夫人也无道理参与其中。毕竟一个长辈掺合进小辈主理的事情倒显得自己不识抬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