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蒲骚之战(六)



    随军两百乘兵车,两百名甲士,两百名射士,四千余名徒卒已全部集结完毕。只等主帅一声令下,即刻奔赴战场,与楚军决一死战。

    姬昭本不想再穿戎装,毕竟自己又不会亲自去与敌人厮杀,可在季叔等人的一再坚持下,一来为壮军威,二来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姬昭被逼无奈下,还是穿上了那身让人极为难受的甲胄。

    锃光瓦亮的兜鍪,上有雉尾攒成的盔缨,犀皮连掇的甲胄,一袭猩红的披风。姬昭的这一身打扮,虽说少了几分贵气,却更显英武。

    姬昭手执戎剑,站立在由四匹马拉的帅车上,开始战前阅兵。

    “大家不要以为我们拼死一战,只是为了去保卫郧国社稷而心生懈怠。保卫郧国,就是保卫我们自己土地、财货、妻儿。汉阳诸国休戚与共,唇齿相依,若今日我们坐视不理楚人张狂,那下一个就会轮到我们。”

    帅车在士兵们的注视下,缓缓移动。姬昭看着整齐划一的方阵,整肃的军容,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像伊苏斯战役里的亚历山大。同样是年轻的指挥官,同样是以寡敌众,可胜利女神会像眷顾他那样,为自己掀开裙角吗?

    “狭路相逢勇者胜!随人的辉煌将从你们手中的戈、矛、剑、矢上缔造。跟从本世子剑之所指,去获取那份属于你们自己的荣光!”

    亮剑出鞘,锋芒直逼蒲骚。

    随军气势如虹的呐喊声,引领着天空中盘旋的雄鹰,传来一阵嘹亮的啸声。

    日中正午,在这寒天中最和煦温暖的时刻,随、楚两**队,开始了最终的决战。

    楚国大军尽出蒲骚西门,在城外一片广袤平坦的大地上,列军布阵。

    队伍的左翼树立着黑底白文的楚字大纛和令尹大旆。一乘大大的戎辂上,左置鼓、右悬钟,楚国令尹熊善,身披鲜亮的战甲,置剑杵地,傲立在钟鼓之间。

    在步卒的正前方,戎车一字排开。熊嘉率五十乘将左,蒍吕臣帅五十乘居中,本该由斗强率领的五十乘戎车,如今由耿不比暂领执右。

    每一乘戎车背后插有两面军旗,车舆中各站有一名重装甲士和一名轻甲射士。

    楚人尚左,所以手持近三米长戈的甲士站在车左。车右则由背负箭筒,手持桃弓的射士担当。

    戎车正中间站立着驾辕的御者,御者不光要操控方向,掌握好马匹奔行的节奏,更要耳朵灵敏,随时根据号角钟鼓来辨别进退,因此是三人中最为至关重要的。

    所有驾辕马匹的身上,一律都披着犀皮或牛皮做的马甲,以防止兵戈交错时受伤。

    每一队戎车的身后,各有三千名轻装步卒。一来依托戎车的掩护进行冲杀。二来也是对戎车起到护卫作用。

    春秋早起的兵车大致可分为轻车、斗车、冲车三种。前两种驾二马,主要用于互相试探性进攻,掌握战场地面情况和了解敌方的兵力部署。

    当作战双方根据轻车的回报,调整好军阵后,就该轮到驾四马的冲车上场了。

    驷马冲车是这个时期,各**队的主战兵车,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防护力。但唯一的缺点是战场机动迂回能力较弱。

    此刻,随、楚两军已全部集结完毕。随军虽然在步卒数量上远少于楚军,但在戎车上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

    “呜——呜——”一声低沉悠远的号角声响起,楚军本阵中,率先飞驰出十乘轻车和斗车开始探阵。

    随军右翼中,姬昭手握剑柄,站立在车右,目光紧盯着呼啸而来的楚车。曾伯陪侍车左,偷偷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姬昭,又赶紧将目光缩了回去。季叔此次被任命为御者,手握缰绳站在二人稍前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