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军令状



很多事情不说破还好,可揭开了那层窗户纸,其实就是自己吓唬自己!

 不是没人想过这些问题,只是人都习惯于随波逐流。

 或许最开始仅仅只是孙坚觉得丢了面子,所以对晁盖他们不再像以往那么青睐。

 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些精细人察言观色,想投孙坚所好,于是渐渐滋生出了一些流言。

 然后发展下去,大家都开始疑神疑鬼,怀疑晁盖投敌。

 到了最后,人云亦云。

 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怀疑也就越来越深。

 这就是所谓的疑邻盗斧!

 如今临将上阵,这些人甚至认定晁盖会在轘辕关给他们设下埋伏!

 打仗还是需要互相有点信任度,否则疑神疑鬼,此战必危!

 晁盖无所谓道,

 既然如此,那就只剩下两个选择:

 要么一拍两散,咱们各回各家;要么至少站出来个人,与我签下军令状对赌!

 咱们干脆点,直接赌命!拿不下轘辕关,我们兄弟几个一起赴死;拿下轘辕关,乃公杀你以解心头之恨!

 不然这个军令状晁某还真没有兴趣签!因为它是对我的侮辱!不仅侮辱我的人格,还侮辱了我的智商!

 如何选择,你们自己决定吧!

 晁盖摆了摆手,示意李逵等人都退下。

 然后他也一脸懒散地踞坐在席位上,等着对方给个选择。

 孙坚部下面面相觑。

 或许他们也没想到,晁盖会有这么激烈的反应,所以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不过听了解释,不少人倒也醒悟过来,隐约感觉确实不大对劲,对晁盖等人的态度多少有了些许改观。

 孙坚止住了手下争论,摇头笑了笑,然后直接拍板道:

 立什么军令状?不过一句玩笑罢了!诸位回去做好准备,明天先发疑兵佯攻大谷关,然后直接奔袭轘辕关!

 军令状的事不了了之,但风波过后,终究在晁盖与江东军团之间留下了疙瘩。

 散会后孙策还特意来找晁盖,代韩当表示歉意。

 不过他也的确不太理解,晁盖为什么要接受董卓给的这个伪职?

 明摆着晁盖不会去朝廷上任,而在关东,他这官位也不可能得到其他诸侯认可。

 晁盖这么做,在孙策看来,实际上是因小失大,把自己前途给断了!

 你个含着金汤匙出身的世家子,当然不明白我等底层庶民疾苦!

 晁盖笑着接受了孙策的致歉,却也没有给他什么正经解释。

 孙策大概明白了晁盖的意思,不过却不肯善罢甘休,仍然追问道:

 你既然已经接受了董卓的官职,就算不做内应,也称得上功成名就,为何还要冒这么大风险,帮我们偷袭轘辕关?

 晁盖想了想,知道的确要给江东军团一个解释,否则互相猜忌之下,这仗迟早会出问题。

 沉默片刻,晁盖找出个似是而非的理由搪塞道:

 在下有个阿姊,从小就被带去了雒阳宫中,如今音信全无。

 无论如何,晁某都必须亲自去皇宫搜查一番。就算找不到,也能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所以这场仗,晁某有必须打的理由!

 晁盖这么说,显然是想起了传国玉玺的事情。

 据说孙坚就是在一个井中女尸身上发现了此物。

 虽然没想到这宝贝有什么用处,但以晁盖雁过拔毛的心性,既然有机会争取,当然不肯轻易放过。

 此时先做个铺垫,到时候偷偷摸摸下手也可以有个借口。

 孙策愣了愣,没想到晁盖居然给出这么个莫名其妙的理由。

 这种事自由心证,显然无法核查,再追问下去也没多大意义。

 于是孙策点了点头,貌似接受了晁盖的解释。

 等他转头向孙坚汇报时,却听韩当当场质疑道:

 那小竖子肯定在说谎!他要真有个阿姊在宫中,为什么不早说?

 如今雒阳都被搬空了,他现在才想起去宫中找人!能找个什么鬼?

 我看他们定是不安好心,别有所图!

 将军下令吧!等韩某将他们抓来,仔细审讯一番,不管有什么龌龊,自然水落石出!

 孙坚挥了挥手,阻止了韩当的絮叨。

 韩当先前丢了面子,现在无论晁盖说什么,他都会直接反对。

 实在是没有太多参考的价值。

 孙坚看程普似乎有些心得,于是询问道:德谋,你有什么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