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袁党反董



    消息本来就滞后,等到这个时候传到晁盖耳中时,雒阳内外早已血流成河,成了一片废墟。

    人间惨剧,神州浩劫,莫过于此。

    等到消息确定之后,酸枣群雄终于从日日宴饮中醒过神来,开始义愤填膺地正式会盟。

    三牲齐备,祭坛架起,可临到头来,众人却尴尬地发现,竟然没人愿意组织升坛。

    原因说来很简单,袁绍还在冀州招兵买马,压根没到酸枣来。

    而来到酸枣的群雄,却没人有足够的声望、地位压服其他所有诸侯。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名满天下,号称“天下仲氏”。除了皇室的老刘家,就属他们老袁家是天下老二了。

    自从带头诛灭宦官,为党人报了多年的血海深仇后,袁绍就已经正式接过了李膺的衣钵,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党人领袖。

    在所有人心目中,这个盟主除了袁本初外,根本就无人可以替代。

    此外在酸枣汇聚的群雄,或多或少都与袁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这第二波反董,其实仍然算不上真正的天下反董,而是从“何党反董”,进化升级为“袁党反董”。

    袁绍的盟主地位稳如泰山,所以他压根就不着急。

    带头大哥嘛,当然要最后出场才能有些仪式感。

    所以袁绍一边联络安排其他人过来酸枣会盟,一边继续留在冀州招兵买马。

    他没想到董卓这么不讲武德,直接一个迁都,就打破了自己的全盘计划。

    至于袁术,其实也没来酸枣。

    这家伙的理由更简单——他不服!

    明知这些诸侯都心向袁绍,袁术当然不会来酸枣自找没趣。所以他留在南阳没动,只是派了个使者过来通知大家:

    “南方事,他自为之!”

    论袁家地位,他是嫡子,袁绍是庶子;

    论官场地位,他是后将军,袁绍只是个渤海郡守。

    无论从哪方面看,想让他来听袁绍指挥,那都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袁术宁愿在南方另开一路,带着孙坚过自己带头大哥的瘾,也不可能来酸枣给袁绍这个庶子捧场。

    袁家两兄弟都没到,这样一来,事情就有些尴尬了。

    众位郡守刺史你推我让,看起来互相谦让,实际上心中各有算计。

    有人担心自己名望不够,有人担心被盟主袁绍嫉恨,还有人担心万一战败,到时候这个领头羊估计要被当成“出头鸟”。

    好处没多少,风险却不小。

    此时这种微妙时刻,就连讨董积极分子——逃犯曹孟德也不敢出这个风头。

    别人不知道,曹操可是清清楚楚,以发小袁本初的心胸,回过头来是真会为了这种破事发飙的。

    最后还是臧洪这个编外人员看不过眼,凭着自己人微言轻的“优势”,主动站出来当了“升坛倡议人”,才结束了这场你推我让的闹剧。

    据说臧洪在祭坛上誓师声讨董卓,“辞气慷慨,涕泣横下”!在场所有人,没有不被感动得痛哭流涕的。

    晁盖还以为他们打了这么大的鸡血,马上就要号令全军出兵了。

    结果——居然没有结果了!

    或许是要等盟主袁绍到位后亲自指挥,反正这么一番慷慨激昂后,酸枣群雄竟然又继续日日高会,喝酒聊天打屁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