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缘起(上)



    始皇帝三年春。

    时过惊蛰,春雷乍动,雨水方歇,农耕不缀,万物竞发。

    城南酒肆内间,小小少年郎姓齐,名眷,九岁半的孩子此时正在罚抄《劝学》。稚嫩的脸蛋圆圆的挂着泪痕,还留有婴儿肥,鼻子上还挂着哭过后的鼻涕泡,一边写着一边抽抽,眼睛里全是委屈。

    五年前逃难至此的齐氏一家所余,只剩下了齐炳超,齐佑杰,两年后收留了江楚士大夫楚颐卿在酒肆做跑堂,随着齐眷的长大,便在城南再开了一家分号,也让齐眷跟随楚颐卿学习。

    “今日里,偷吃了张婶家几颗鸡蛋,你便把经书抄几遍”楚颐卿严厉道。

    “我没偷吃!是芹姐姐给我的!”孩子犹不知错,抽抽着倔强的反驳着,然后小鼻子大力一吸。

    “是吗?那你衣裳上哪里来的鸡毛呐,咳,咳。不抄完,中午不准吃饭。”兴许是牵动了气血,男人剧烈咳嗽了两声。

    “师傅,您别生气了,我知错了,会抄的,回头给你鸡蛋吃,就不咳了哩!”小脸蛋满是关切,孩子生怕把师傅身体气坏了。

    齐佑杰气笑道

    “还要谢你好心?师傅没事,眷儿,要你抄写是要你明白书上的经意,道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是要你不要怠慢,半途而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想你学有所成,更胜于师。师傅明天会出一趟远门,你切莫懈怠,你莫要浪费大好时光。”

    “师傅去哪,我能一同去吗?”齐眷天真的问道。

    “去很远的地方,是师傅的故乡,见一见故人。顺利的话,下月便回,到时候要检验你的功课”男人眼里似有追忆。

    看着孩童点了点头,男人又摸了摸孩子的头,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出了房们去往酒肆大堂。

    得齐佑杰收留后,楚颐卿还是习惯独来独往,在城南也开了一家酒肆,酒肆生意不错,已翻桌两趟,生意好后便请了邻里的张家寡妇到店里帮衬些杂事。

    张家寡妇本名女鸳,陈姓,是个苦命的女人,原是燕国商贾之女,嫁给燕国氏族张氏后日子过得倒也安稳,直到秦国灭楚之后,铁蹄向北瞄向最后的齐.燕.男人也死于军阵之中,尸体都没有找到,留下一女,唤作张芹儿。

    “不好意思啊,张婶。”男人歉意的对女鸳说道。

    “多大点事儿,怎么的,几颗鸡蛋还要以身相许呀,我倒是挺愿意的”说完满堂大笑。

    也许是战火洗礼后的女人都抹去了那份对生活的羞涩,率直且大方,毕竟谁又知道往后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呢,能有份温饱已是来之不易,那些个规矩又算得了什么。

    “小娘翘屁股,肯定能生养,陈姐儿啧啧,凹凸有致,反正孤男寡女,掌柜的就从了吧”食客们起哄,复又大笑不止。

    “你个挨千刀的王屠户,给老娘倒夜壶都排不上你呢,去去去,再不回去你家母老虎又来唱曲儿啦,喝不死你”

    女鸳拨了拨眉角的头发,也许是一个人操持生计劳累所致,年逾三十几许,已是青白相接。

    楚颐卿哪里看不出女鸳的意思,虽然楚颐卿岁数刚至四十,却依然英姿勃发,在那场战事里虽留下暗疾,没有了往日神采,但本就不俗的面容,加上常年饮酒添了些许阴郁,更是添色不少。

    对待邻里和和气气,除了店里的生意外,闲时便教授四下的孩童稚子读书,对女鸳一家多有照拂,她的女儿也同齐眷一起修习,女鸳很早就表明心意,不过有些男人心里早就再装不下其他。

    “这次出趟远门,看望故友,这是房契,可能得一段时间不在这里了,顺利的话也要月余,张婶,酒肆就麻烦你了,芹儿很聪明,一些经典学习的很快。秦律规定,以吏为师,以后可以要她到官府学习。”男人心平气和的微笑说道,脸色看不出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