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
今天,又接新诊。现在接新诊已经很熟练了,不管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家长,都能熟练的上完课。
这个孩子的功能障碍从病历上看不算是太严重。专科检查那栏写着足外翻,会扶走、扶站,不会爬,下肢肌肉力量较弱,走路姿势异常。其他病史除了孕期宫内缺氧,再无其他。我猜测应该是走路的姿势存在问题,但一个是病历并不完整,另一个是还没有见到孩子,也不敢妄下结论。
这家孩子上来的倒挺快,我刚在训练室铺好床单,就见一陌生男子抱着孩子在训练室门口张望。我疾步走过去,礼貌地朝问:“请问您是带孩子来上运动课的吗?孩子是叫张王宇吗?”
“是,我们是来上运动课的。孩子叫张王宇。”爸爸长得很方正,听到我问话,礼貌地回答。
“那您抱着孩子先进来吧。我是今天咱们约地给孩子上运动的老师,我姓王。”边说边让开门口的位置,让家长抱孩子进来。
“王老师,您好!我是孩子爸爸,我们在哪儿训练?”爸爸抱孩子进来,看着那么多老师、孩子、家长,有些眼花缭乱,四处观望,不知所措的问。
“您在门口穿好袜套,那边我已经铺好床单了,直接去窗台下找我即可。”指着铺床单的位置给爸爸看,见他找到后,就去原地等他。我们训练部的流程熟悉后觉得简单,第一次来的家长真会手无足措,能解释的详细就往详细里说,以后会省很多事儿。
不一会儿,爸爸抱着孩子过来了。我坐着从爸爸怀里接过孩子。双手托举住孩子腋下的那一刻,才发现这孩子体重不轻,应该超出正常孩子体重水平线许多。从接过孩子,再到放在床单上,平躺好,我觉得两手臂都发酸,疲倦的厉害。稍微活动下手腕,帮孩子整理好蜷起来的裤脚。
爸爸注意到我的动作,笑着说:“老师,你还听仔细呢!刚看完诊,没来得及给小宇穿棉裤,直接裹起来抱着上来了。秋裤全都窜上便去了,漏着个小腿肚子,我也没看到。幸好妈妈不在,不然又要埋怨我!”
“没事儿,他小腿和脚丫摸着都不算太凉。您和妈妈平常怎么称呼他呀?”我摸一摸孩子的小腿和脚丫,感受感受温度,又把他的姿势摆正,开始做一些简单的检查。
“我们都叫他小宇,偶尔叫他张王宇。他怕热,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在家老是自己脱袜子从地板砖上跑。”
“嗯,我们单位的室内温度还是挺高的。如果没有在大堂和电梯里停留太久,不会太冷。”我顺着爸爸的话解释,给小宇查完下肢肌力。想获取更多的信息,也是为了建立信任关系,又接着问:“您家是哪儿的?和谁带着他一起来的?”
“我们家是AH的。我们第一次来BJ,坐高铁和孩子奶奶一起来的。妈妈还有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要处理,再者我们打算从这儿多住一段时间,需要多筹一些钱。”
“路挺远的,比较辛苦。孩子平常在家谁带着,现在都会些什么?”目前,小宇的两个脚后跟明显的往里歪,足弓扁平。踝部的肌张力较高,踝关节背屈轻度受限。
“平常都是奶奶给在家带孩子,我是跑长途的,天天出车,没时间。他妈妈平时也要上班,能陪他的时间也就是晚上和周末。”爸爸思索着,语调平缓地说,“现在能扶着沙发或者是茶几站一会儿,或者是绕着走几步。前几天他扶着沙发走的时候,奶奶没看到,自己一屁股坐到地上,之后再也不敢走了。一让他自己扶东西走,就往人怀里扑。若是大人从后面扶着他,还愿意走几步。”
“这样啊!那他会爬吗?”孩子屈腿有些困难,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力量较弱,大约在三级上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