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章 忽悠三方 组建公司



    大概有5分钟,赵振才开口道:“其实我还真的仔细分析过协和客机,机体脱落也好,轮胎爆胎也好,机体防护强度不够也罢,最关键的问题,大英和法兰西对于协和客机的定位就是民用级商用,他们造出来的飞机销售对象是各大航空公司,而我的定位却不是,我的定位是专用机。

    首先讲个最简单的协和客机轮胎问题,如果协和客机采用波音747一样的起落架轮胎布局,即使速度再快,也不大可能爆胎;

    那就要说到飞机负重问题了,现在的协和客机采用的还是铝合金为主的材料,钛合金占比不超过10%,如果我们把钛合金的占比提升到50%,超过大部分军机材料的占比,负重就不是问题;

    油箱我们可以增加2-3层凯夫拉材料进行防护,机体防护结构也不是问题;

    甚至于内部材料我们可以采用超级碳纤维,那么这样的超音速飞机还有危险性可言?”

    赵振的话让鲍曼-冯-霍夫曼和威尔-冯-布鲁斯陷入了呆滞。威尔-冯-布鲁斯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家老板道:“这样的民用飞机,速度能追上米格-25都有可能,只是这样的成本,哪个客户能够承受。”

    赵振笑了笑:“沙特大户,各国王室,各国政要,欧美R各大财团,你们不觉得这样的飞机其实更安全、方便、快捷吗?我得把我们的超音速飞机定位成一种身份的象征,比罗斯莱斯汽车可更要有身份的象征,让我们的超音速飞机成为一种不买就不好意算是豪门的必备品,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以后得富豪阶层肯定会增加的。

    我会准备好一套顶级的营销方案,好产品就需要更好地宣传,这一点我有信心,所以我根本就不愁销路。

    其实通过这样的飞机制造,我们能更好地积累属于我们振夏重工自己航空的技术和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飞机研发团队,这才是关键,你们没有觉得吗?

    或许现在我们没有办法和波音和空客去竞争什么,但是没有技术和经验积累,那是永远都没有可能得,一旦有了经验和技术积累,是不是一切都有可能,最主要的是,我们未必需要花多少钱不是吗?”

    鲍曼-冯-霍夫曼:“OK,老板,你的理由很强大,只要你能把中东大户忽悠上船,即使没有三菱,没有摩托罗拉,我也支持你。

    至于你说的那些阿根廷德裔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估计会有不少是我和威尔-冯-布鲁斯的旧相识,听你这么一忽悠,我浑身是劲,我准备明天就动身去阿根廷,真难以想象以后的振夏重工会发展到何等地步,充满着无限地期待。”

    赵振:“你会看到的,层次不同,看到的自然风景自然不同,以后的振夏重工就是顶级和高端的代名词,你会看到振夏重工就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屹立于东方的。”

    随即众人均笑了起来,最后会议就在一片轻松地氛围中结束了。

    赵振回到了办公室,想了想还是放下了电话,现在做什么都是多余的,一切都要看大英政府和法兰西政府的决议,至于苏盟,赵振反而没觉得是什么问题。

    时间过得很快,这3天里,赵振除了和赶到港区的罗伯特-加尔文深聊了一次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待在振夏重工实验室度过的。赵振自己捣鼓数控机床软件,第一代采用的事CD-R和CD-W相结合存储设备,这里面有一个系统反应的的时间差,于是机床的整体速度没有办法提升,一旦提速,搞不好还会有不小的误差,因为CD-R并不是时刻运转的,这里面有个几秒的停顿,这让赵振很头疼,工件小一点还无所谓,工件一大就越明显,看来只能使用芯片存储了,不知道要用多少芯片,然后还得精简操作系统,毕竟赵振对于数控技术的过往并不了解,只能慢慢一个人试验,先把系统指令精简成功了,剩下的就是改造主板,布置存储芯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