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原子-第2/3页
    
    然后把木柴堆成一个柴堆,粗的在里面,细的在外面,柴堆最外面再堆上干枯的树枝和树叶。用泥封上,形成一个泥土堆,顶部留一个燃烧孔,底部均匀地留八个小进气孔。
    从顶部点燃柴堆,可以看到火焰慢慢往下延伸。由于空气是从底部进入的,在柴堆内部形成一个向上的气流。火焰消耗了上方的氧气,因此顶部的木炭不会继续燃烧,反而被高温进一步烘干水分。火却会逆着气流向下方有氧气的地方延伸。
    当李玄从底部的进气孔看到火焰的时候,说明已经烧到了底部,赶紧把这个进气孔堵住,使这里不再进入空气。当八个进气孔全部被堵住之后,再把顶部的燃烧孔也封上,使得内部不再燃烧。
    全部被封上的泥堆内部还会闷烧一段时间,进一步烘干里面的木柴。这时候只要等着泥堆自然冷却就好了。
    封好了烧制木炭的泥堆,李玄又开始继续建设自己的半地下小屋。
    把一根带树杈的树干加工成一个“木锄”,李玄用“木锄”把洞口的泥土刨开,进一步扩大加深洞口,最后挖出了一个深一米的“过道”。
    顺着过道爬进木屋,继续开挖屋内的地面。挖出来的土用陶锅盛着从过道里再运出去。
    李玄搭建的木屋大概是三米多的边长,所以李玄大概挖了9-10个立方的土,除了中午吃了一些烤栗子之外,李玄一整天都在挖土。
    等到终于把木屋内挖出了一米深的下沉空间之后,李玄瘫倒在地面上,完全不想动弹了。
    但是看着挖好的木屋,比原来宽敞多了。现在的木屋层高是2米,边长是三米多,屋内面积是10平米,相当于一个小卧室了。
    休息了半个多小时,李玄才慢慢恢复了体力。他出去捡了一些石头进来,在房屋中间围了一个火塘,然后点起篝火。把陶锅拿到河边洗干净,再带回半锅水放在火塘上烧着。
    把挂在外面的松鸡拿进来,挂在火塘上面。这是李玄从资料上学到的,古代利用柴火熏制腊肉的技术。
    陶锅里还有半只兔子,放在篝火旁边加热,慢慢散发出肉汤的香味。李玄又剥了十几个栗子放进锅里。
    “栗子炖肉,庆祝乔迁之喜。”
    李玄吃了个红光满面,最后连肉汤也全部喝下去了。
    “貂蝉。”李玄吮吸着手指,召唤道。
    “我在呢。”
    “记录一下,来到新世界第九天,李玄建造了一个定居点。”
    “好的,已经记录了。需要给第一个定居点起一个名字吗?”
    李玄看了看只有10平方左右的原木小屋,说道:“就叫原子吧,一切物质的开端。”
    “好的,原子定居点,记录完毕。”
    在这个世界的后世,某个宗教的经书记载道:“世界初蒙之时,神说,要有原子。于是便有了原子。原子是好的,所有物质皆有原子构成。神便居于原子之中……”
    李玄如果知道后世这样记载自己,那他现在肯定不会说“要有原子”,而是会说:“要有大棉衣!”
    森林中夜晚的温度只有三四度了,快的话可能几天之后就会降到零下。
    而现在李玄穿的还是那套纳米纤维连体防尘服。这种纳米服装的好处是轻薄、透气、抗氧化、防静电,完全为实验室环境设计,而不是为了野外生存。
    在还没有发现棉花、亚麻等植物之前,李玄想获得保暖衣物的唯一途径就是动物毛皮。
    虽然打到了一只野兔,可是一块兔皮顶多做个帽子,不足以保暖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